每過一段時間,就有南北馬自達合并的消息,總會在汽車圈流傳一番,傳聞稱,長安馬自達將會成為合資主體,一汽馬自達將會做戰略減法。
這些傳聞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也是馬自達在中國市場尋求戰略突圍的信號。
馬自達在中國遭遇了哪些困境呢?
四年前,馬自達在華銷量突破300,000輛。這是馬自達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高光時刻,其中長安馬自達銷量突破200,000輛,一汽馬自達銷量突破120,000輛。
但隨著汽車市場的集體回調,今年1-7月份,馬自達在國內總銷量大約為11萬輛,其中一汽馬自達銷量為3.64萬輛,長安馬自達73,896輛的銷量并不十分突出,國內兩家馬自達合資工廠都開始“吃不飽”了。
從1994年中國汽車產業政策開始,海外汽車巨頭想進入中國市場,就必須找一家本土車企合作,通過市場換技術。你國外巨頭企想來中國賣車可以,但你得帶一個徒弟,必須得找一家中國車企合資,而且占股不能超過50%。然而從2022年開始,國家將放開汽車行業的股權保護。國外的汽車巨頭將全面殺進中國市場。馬自達在中國市場遭遇的增長瓶頸,外部危機亦是重重,如何破局成為戰略重點。
汽車江湖,分分合合。持續增長是關鍵。
可以說,此次合并,對長安,一汽,和馬自達都是好消息。一方面,長安可以集中精力推薦合資品牌戰略,另一方面一汽可以輕裝上陣抽調力量,對于馬自達而言,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不必再糾結“左手打右手”。可以集中精力,一致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