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有個每年以 50% 復合增長率交付更多電動車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特斯拉采取了傳統汽車行業的做法,降低價格以推動銷售。同時,其產量已經連續五個季度超過銷量表明,資本開支被優先用于擴大產能 —— 用當下利潤率投資未來增長。
今年 4 到 6 月,特斯拉銷量和收入創新高,但單車銷售均價(不含融資租賃)跌至 4.6 萬元美元,比去年同期少近 1 萬美元。降價不減利潤率的運營神話也暫時收起來。整車銷售毛利率已經降至 17.52%(不含融資租賃),是 2018 年來的季度低點。
馬斯克不打算就此打住,正如他不會因為三季度減產而調降年度交付 180 萬輛的銷售目標那樣。他說如果宏觀經濟環境惡化,比如央行加息、消費者購買力下降,那么特斯拉就會繼續降價。
而且馬斯克似乎深信因降價賣車失去的利潤,可以通過銷售自動駕駛服務 10 倍掙回來,“犧牲利潤率來生產更多汽車確實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們認為,在不太遙遠的將來,估值將(因為自動駕駛能力)大幅上升”。
相比 CEO 的直率溝通,特斯拉的財報文件對利潤率下降這件事就沒那么自信了。它連續兩個季度從財報文件里拿掉了汽車銷售毛利率,讓分析師和投資者自己算。投行巴克萊的汽車分析師丹·利維(Dan Levy)說,隨著特斯拉加快在人工智能和其他領域的投資,公司整體收益將面臨更大壓力。
相對樂觀的是馬斯克對特斯拉的持續改造,與特斯拉充足的現金儲備、豐富的融資工具和極低的債務水平正相互強化。
四年前,特斯拉總資產大約是總負債的 1.3 倍,一年內到期債務(借款、可轉債)超過 150 億美元,在手現金只有 50 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末,特斯拉資產規模是負債的 2.35 倍,一年內到期債務降至 99 億美元,在手現金擴大至 230 億美元。
在這期間,特斯拉持續擴大季度資本開支規模,今年二季度的 20.6 億美元大約 10 倍于四年前。它正在用更少的債務來實現增長、擴大投入。
業績會上,馬斯克、CFO 扎克·基爾克霍恩、主管供應鏈的 Karn Budhiraj 都提到接下去的降價空間和資本投入來源,仍將優先依靠降本增效。
“最重要的優先事項是確保繼續大力投資于核心技術,包括 AI 領域開支、擴大產能、研發新品。” 基爾克霍恩說,“這很燒錢,所以每個關鍵業務都在大力關注主營業務成本的削減,以及原材料、半成品庫存和應收賬款方面的周轉效率,而所有這些都在二季度取得了適當的進展”。
不過彭博社也注意到特斯拉時隔一年,重新將不同類型的債權打包成 ABS,賣給其他投資人以換回資金。
馬斯克說公司存在的理由是制造商品和服務,理想情況下是制造偉大的商品和服務。特斯拉的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但其冒險性的策略可能會改變汽車行業的面貌,或者至少,改變我們對于公司如何運營和盈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