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分析認為,從以往慣例來看,節后市場會逐漸恢復正常,供應也會逐步增加為“小陽春”行情做鋪墊,但基于當前嚴格的調控舉措,市場很難出現去年下半年的非理性現象。
春節假期上海大部分新房項目網簽量低于5套
據上海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2月11日到2月17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3萬平方米,整個假期共有59個項目有網簽記錄,大部分項目網簽數量不超過5套。表現相對較好的項目為青浦徐涇板塊的“虹悅灣名邸”和金山楓涇板塊的“依云四季苑”,兩個項目分別簽約12套和10套。
整體來看,春節假期上海簽約相對較多的項目,均是年前開盤“搶收”的項目,并且推盤量都在3萬平方米以上,有些零星未簽約的房源拖延到假期辦理相關手續。售樓處大多初五開始有工作人員值班,市場分化格局較為明顯,剛改類產品售樓處內看房的人較多。
供應方面,和以往慣例相同,春節假期沒有新產品入市。上海中原地產分析認為,其原因在于,1月底有一波搶收行情,并且入市項目多為剛需以及剛改類產品,提前釋放需求;同時,2月本身就是市場傳統淡季,即便要推盤,時間節點也會到2月底;此外,1月底上海升級調控政策,新政策細節上如何操作,比如買家如何打分參加搖號等都需要參考經驗。
二手房方面,盡管整體上二手房交易活躍度比新房高,不少經紀人也留滬過年,但二手房市場早早就進入“假期模式”,一些門店甚至提前歇業。不少門店按慣例在大年初五開門,但是客戶不多,多以價格咨詢和政策咨詢為主。
業內:節后供應增多將助推市場成交逐漸恢復
對此,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從成交項目來看,主要是前期入市項目的慣性延續。不管是銷售旺季還是淡季,春節是重要節日,買賣雙方都在假期中,重心不在買房上。同時,疊加節前出臺的調控政策,市場各方都需要時間來消化。而且和以往的調控舉措不同,現在調控政策精細度更高,加上各個買家有自身不同情況,如何“對號入座”,理解消化政策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今年春節期間上海樓市供、求冷清的狀態并不意外。
盧文曦進一步表示,從以往慣例來看,節后市場成交會逐漸恢復正常,供應也會逐步增加為“小陽春”行情做鋪墊,不過,因為政策因素,市場有重新適應過程,人氣聚攏需要花費較多時間。預計傳統“小陽春”的供應會增多,成交才會陸續走好,但基于當前嚴格的調控舉措,很難出現去年下半年的非理性現象,市場分化的現象也將會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