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浪潮襲來,老城芝罘如何突破?
8月26日,芝罘區召開區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觀摩暨作風建設推進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卡緊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我們將錨定‘3年趕超全國百強區75名’總目標,加壓調高增速,細化分解任務,全速全力奮進,精準精細、專業規范狠抓經濟運行,始終保持經濟穩定增長良好態勢,確保到2023年GDP年均增長10%、突破1300億元,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6%、超過100億元,推動綜合實力和發展質效全面增強,加快形成‘全方位突破、全領域提升’的大城區格局。”芝罘區委書記楊升巖說。
思路明晰,行動篤定。堅決貫徹落實“1+233”工作體系和“12335”中心城區建設格局,堅持以城市更新為統領,加快建設實力強勁的現代化國際濱海強區,芝罘開啟向更高層次跨越趕超新征程。
突出“一個主抓手”
全面改善城市形象面貌功能品質
在毓璜頂街道德新社區,大型攤鋪機緩慢將瀝青料鋪在路面上,瀝青攤鋪工人拿著鐵鍬緊隨其后,隨時給機器攤鋪不均的局部路面填補瀝青。在他們身后,緊跟著一輛壓路機……行走在芝罘,處處可見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芝罘區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涉及19個小區、24790戶居民。截至目前,19個小區自來水、燃氣、熱力等地下管線施工、雨污水施工及弱電入地排管施工已基本結束,總包單位已全部進場施工,正在進行路面恢復、樓體內外墻粉刷等改造工程,預計11月底完成所有改造任務。
聚焦城市更新主抓手,芝罘區將重點實施“五大攻堅行動”。實施老舊片區更新改造攻堅行動,利用3年時間,完成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4.5萬戶征遷改造,拆舊建新、導入產業,全面煥發老城區生機活力。實施老舊小區修繕改造攻堅行動,對62個老舊小區、6.2萬戶進行基礎修繕改造,抓好物業長效管理,完善養老、醫療、家政等便民設施,改善提升群眾生活環境和居住品質。實施城郊居民區改造攻堅行動,加速已啟動的27個城郊居民區改造,科學布局學校、醫院、社區、養老、市場等公共服務項目,實現更高水平的城市化。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攻堅行動,縱深開展市容環境、違章建筑等10大領域整治“大會戰”,全面推行網格化、“街巷長”制管理,深化環衛園林市場化改革,打造整潔靚麗的城市環境。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不斷優化城區路網結構,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功能品質。
加快“六個全面突破”
吹響高質量發展“沖鋒號”
思路目標明確,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關鍵在干、在落實。芝罘區聚力加快“六個全面突破”,大干快干,吹響高質量發展“沖鋒號”。
——聚力經濟運行全面突破。芝罘區創新推行“六個一”工作法,精準精細抓指標,建立“年度目標—季度目標—月度目標”工作臺賬,逐月細化任務量、增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高位增長良好態勢。實施“網格化”全覆蓋摸排行動,建立完善“區—街道部門—社區—網格”四級經濟摸排體系,明確“1+2+5+X”摸排職責,強化主管部門、屬地街道協調聯動,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聚力重大片區開發全面突破。在幸福新城一期項目建設現場,9平方公里的幸福新城起步區推進速度不斷刷新。目前已累計拆遷房屋255萬平方米,釋放土地9000余畝,完成出讓2400余畝。下步,芝罘區將積極構建“大幸福新城”發展框架,穩步沿夾河向南延伸開發建設;堅持征遷、規劃、招商、建設一體推進,三年內完成征遷600萬平方米,釋放土地1.5萬畝;突破發展都市工業、商業商務等產業,吸引活力產業加速聚集,完成產業項目投資890億元,全力打造“山水相依、產城融合”的生態智慧新城,成為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新的板塊。
——聚力園區發展全面突破。在聯東U谷·芝罘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先期開工建設的4棟標準化廠房已初具雛形。累計完成2.6萬平方米廠房主體施工……芝罘區積極實施只楚、臥龍園區“騰籠換鳥”工程,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推動集約集聚發展,確保三年騰出49個低效片區、3700畝土地,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7家,打造動力強勁的現代化園區,崛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聚力主導產業全面突破。芝罘區實施“現代金融商貿、信息技術及智能制造、文化旅游、海工裝備”等主導產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突出抓好建鏈、補鏈、強鏈文章,確保到2023年主導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高質量推進煙臺市金融中心建設,突出區域財富管理、股權投資、金融管理運營、金融中介服務“四大功能”,加速各類金融機構向海上世界片區聚集,打造環渤海灣海洋金融中心。下大力氣抓好“雙招雙引”,狠抓產業鏈招商,逐個產業繪制產業鏈圖譜,詳細列出上、中、下游配套企業分布清單,上門走訪、精準對接、招大引強,確保三年內,引進“三類500強”項目30個,過10億元大項目50個以上。
——聚力社會治理全面突破。芝罘區創新實行網格化治理模式,精準劃分1213個基礎網格,構建“1+X+N”工作體系,發揮網格員、專業團隊等作用,實現“大事不出社區、小事不出網格”。高標準建設“和為貴”群眾工作服務中心,集中入駐信訪、綜治、城管以及公檢法司等窗口單位。
——聚力民生改善全面突破。芝罘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立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扎實做好教育、醫療、康養、保障等各類民生事項,加快學校、醫院等民生項目建設,不斷補齊拉長民生短板,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強化“三項支撐保障”
全面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聞令而動,躬身入局。芝罘區廣大黨員干部致力強化“三項支撐保障”,全面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黨建是堅定引領。芝罘區突出基層黨建引領功能,發揮大海陽社區典型帶動作用,高標準抓好“三無”社區創建,打造富有特色的基層城市黨建治理經驗。
環境是核心優勢。芝罘區下大力氣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倡樹“親商、愛商、安商、富商”意識,深化“放管服”改革,狠抓窗口服務人員作風建設,全面打造最優的服務環境、營商環境。
安全是頭等大事。芝罘區堅決守牢各類風險底線,持續狠抓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生態環保、防火防汛、金融風險、食品安全等底線工作,確保全區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
芝罘全區上下將充分發揚“苦干實干拼命干”的精神,錨定目標、主動作為,奮力推動“1+233”工作體系和“12335”中心城區建設格局“抓緊”實施、“抓緊”落地、“抓緊”見效, 加快建設實力強勁的現代化國際濱海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