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價格仍然是拉動CPI的主要因素,但拉動趨弱。9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9%,漲幅較上月縮小3.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9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4%,漲幅縮小1.0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09個百分點。
具體看,鮮菜、蛋類價格與上月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漲;鮮果價格由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7.3%;畜肉價格下降0.8%,水產品價格繼續回落,環比下降0.9%。與去年同期相比,畜肉、鮮菜、水產品、糧食價格略高,鮮果和蛋類繼續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雞肉和鴨肉價格在繼8月份出現近三年的首次下降后,在9月繼續延續下降趨勢,雞肉和鴨肉價格分別下降9.1%和4.7%,降幅分別擴大7.5和3.8個百分點。
其中,豬肉價格在連續三個月上漲后“轉跌”,價格由上月上漲1.2%轉為下降1.6%,同比上漲25.5%,漲幅比上月大幅回落27.1個百分點。雞蛋價格同比下降17.7%,降幅擴大5.3個百分點。
非食品價格繼續回升,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14個百分點。其中,隨著文娛消費逐步恢復,觀影人數增加,電影票價格上漲4.1%;新學期開學,課外教育及部分民辦學校收費有所上漲,教育服務價格上漲1.6%。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同比下降15.0%和16.6%。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9月份,各地積極落實好“六穩”“六保”政策和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市場供需狀況總體穩定。據測算,在9月份1.7%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2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