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加隆擁有避孕和生殖健康業務,預計生育產品線業務在未來五年將有成倍增長的潛力。”7月20日,歐加隆在上海宣布正式開啟中國業務,歐加隆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施旺在談及三胎政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時如是說。
歐加隆是一家全新的跨國藥企,但因為前身是知名跨國藥企默沙東的基礎醫療及女性健康事業部,因此備受業內關注,更引人關注的是,這家剛成立的跨國藥企定位、戰略等均圍繞“女性健康”。
從全球醫藥格局來看,女性健康業務往往為大型藥企的一部分,側重于女性健康這一領域的幾乎沒有。業內人士指出,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更重大疾病的壓力,醫療體系中對女性健康的關注和投入較少。隨著“促進婦幼健康高質量發展的行動策略”等政策的推出,女性健康獲得了更多關注。
今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7月20日晚間,《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發布,其中提到取消社會撫養費,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將入戶、入學、入職等與個人生育情況全面脫鉤。
施旺認為,女性健康與生殖健康密切相關,三胎政策的出臺讓人們更加關注“優生優育”,利好生殖健康領域。對于歐加隆中國來說,不僅擁有避孕和生殖健康業務,預計生育產品線業務在未來五年將有成倍增長的潛力,并將能夠提供覆蓋從受孕到分娩的全過程的解決方案和創新技術,將引進包括治療產后出血的新型醫療器械和新一代促排卵產品在內的新產品。
從全球來看,歐加隆核心支柱業務領域包括女性健康、經典品牌、生物類似藥等,擁有64種藥物和產品;在中國,歐加隆有23個產品,涵蓋女性健康、生殖健康、骨健康、心血管系統、男性健康等7個治療領域。
施旺表示,雖然目前女性健康業務比重不是最高的,但接下來,歐加隆中國引入的產品都會是與女性健康相關的。在生物類似藥業務,歐加隆暫未有業務引進中國。施旺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短期,包括中長期,生物類似藥都不一定是歐加隆中國的重點。
實際上,像歐加隆一樣從知名跨國藥企分拆并不是孤例。
如在動物藥領域的禮藍動保,其前身是禮來制藥集團旗下的動物保健事業部;2020年11月,輝瑞普強與邁藍合并的新品牌暉致正式亮相,成為全球仿制藥巨頭,而暉致的前身就是輝瑞旗下專利到期品牌和仿制藥業務部門;今年6月,葛蘭素史克(GSK)也宣布拆分消費者保健業務,成立的“新葛蘭素史克”將專注于疫苗和特藥。
相比較多年前瘋狂兼并,近些年,跨國藥企似乎更樂于“瘦身”,這一現象在中國與集采、醫保談判等政策不無關系。以集采為例,不斷壓縮仿制藥的價格,在降低患者用藥負擔的同時,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大大下降,剝離公司規劃中的非核心業務被視為一個必然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歐加隆中國的大部分產品歷經帶量采購的考驗,并且未來仍可能有產品進入集采。
施旺表示,非常贊同并積極支持集采政策,過去歐加隆就有品種通過降價進入集采而贏得市場的案例,目前歐加隆大部分產品已經歷國家集采,未來隨著某些藥品一致性評價的通過,仍然會有一部分藥物順應國家政策進入集采。
盡管對集采的正面影響予以肯定,但歐加隆也在布局院外市場。施旺透露,歐加隆有40%業務通過零售渠道開展,并在近期繼續實現雙位數增長,歐加隆也正在通過與線下連鎖藥店巨頭以及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院等新零售渠道的合作伙伴,共同擴大藥物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
對于分拆獨立后帶來的挑戰,施旺向澎湃新聞記者提到,如何將更多更好的產品帶入中國市場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另外一個挑戰是,歐加隆約1500名員工,90%以上的員工都是從原有企業轉移過來的,一方面這可以讓員工繼續融洽合作,另一方面新公司也有新文化,還需要管理層身體力行去推動。(邯鄲做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