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高企,不斷有來自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油輪調頭駛向西歐。彭博社匯編的航運數據顯示,在過去24小時內,橫渡大西洋的油輪數量增加了近50%。截至24日已達15艘。此外,另有11艘未申報的油輪似乎也正在駛向西歐。
歐洲天然氣價格也因而演繹了“瘋狂過山車”。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有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之稱的TTF基準荷蘭天然氣近月價格報110.485歐元/兆瓦時(約為37.34美元/百萬英熱),抹去一周以來的漲幅。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液化天然氣貿易商之所以轉移貨物,有可能是因為貨物被賣給了出價更高的人,并且賣家補償了原先的買家。這背后的原因在于,全球不同天然氣市場存在價差,提供了套利機會。
混沌天成期貨分析師董丹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天然氣價格巨幅波動,絕對值可能已經見頂,供應開始增加,民用商用外的需求也在持續下降,歐洲天然氣將面臨新的平衡。
哪里價高船駛向哪里
董丹丹認為,美國液化天然氣貿易商之所以愿意改變航線,將運往亞洲的一些油輪轉運至歐洲,是因為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價格更高。
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的數據顯示,年初以來,歐洲和英國天然氣價格分別上漲了超過四倍和六倍。同時,這兩個地區天然氣近月期貨價格還在上升。
董丹丹進一步分析,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不僅是絕對意義上的,也是相對意義上的。第一個相對意義是,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已經開始升水亞洲天然氣價格。通常而言,由于運輸距離因素,亞洲天然氣價格是高于歐洲氣價的。
“目前,歐洲天然氣市場已完全出清,每個液化天然氣貨物的主要目的地市場價格都低于歐洲主要的天然氣樞紐。” 普氏能源資訊(Platts)液化天然氣全球主管羅伊(Ciaran Roe)說道。
Platts的數據顯示,TTF2022年2、3、4月遠期價格分別為57.35、54.69、44.24美元/百萬英熱。日韓基準液化天然氣價格(JKM)2022年2、3、4月遠期價格分別為48.92、47.27、42.67美元/百萬英熱。而今年10月~11月期間,JKM平均價格還比TTF平均價格高出5美元/百萬英熱。
如果扣去運費等因素,歐洲天然氣價格也高于亞洲天然氣。Platts的數據顯示,歐洲天然氣凈回值2022年2、3月遠期價格分別為52.53、50.04美元/百萬英熱。亞洲天然氣凈回值2022年2、3月遠期價格分別為43.80、42.31美元/百萬英熱。
今年亞洲買家進口液化天然氣的數量同比大幅提升 ,不過,歐洲也是美國液化天然氣貿易商的主要市場,占其總出口量的10%。
董丹丹還表示,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的第二個相對意義是,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也提振了其他能源價格。天然氣價格持續攀升后,天然氣相對于煤炭、燃料油的發電經濟性下降,后期電廠發電選擇其他能源的可能性很大。
分析師:影響未來價格走勢的關鍵是庫存的變化
全球最大的獨立液化天然氣貿易商貢沃爾(Gunvor)首席執行官托恩奎斯特 (Torbjorn Tornqvist)表示,除正常的量外,預計本月將有額外的15~20艘船抵達歐洲,2022年1月份的情況也很有可能如此。
不過,舶經紀咨詢公司Poten & Partners負責人菲爾(Jason Feer) 表示,目前液化天然氣按價格分配供應的情況很不尋常,市場通常的運作方式并非如此。
外媒援引一位知情人士言論稱,能源巨頭殼牌70%的液化天然氣合同是長期合同,這意味著貿易商從現貨價格飆升中獲利的能力將受到限制。同時,美國液化天然氣設施的產能也將達到極限,建設新產能需要數年時間。
那么,未來歐洲天然氣價格是否將繼續保持高位?董丹丹認為,在當前供需格局下,未來歐洲天然氣庫存量的變化將是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走勢的關鍵變量。如果新增需求高于新增供給,歐洲氣價整體將維持強勢,且可能高位震蕩。
歐洲天然氣總庫存(AGSI+)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歐洲天然氣庫存總量約為641.8兆瓦時,較2016~2020年五年均值957.1兆瓦時有300多兆瓦時的差距。
董丹丹稱,天氣因素將影響天然氣下游買家的用電和用能需求。氣象預報公司Maxar Technologies Inc.預計,歐洲12月的氣溫將比往年更冷,而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明年1月。
董丹丹還說,從供應端來看,除需觀察美國液化天然氣貿易商是否增加供給外,還要觀察從俄羅斯、挪威等地向歐洲的天然氣供給情況,及天然氣替代品(即其他發電能源)的供給情況。
“目前俄羅斯通過‘亞馬爾-歐洲’管道運至德國的天然氣輸送量已降為零,‘北溪-2’項目能否放行要最快在明年才有定奪。此外,法國電力多座核反應堆因管道缺陷停運、德國‘關核棄煤’,亦使上述兩國能源供給趨緊。”她說。
董丹丹還表示,天然氣價高企已造成了歐洲相關產業大面積關停,包括化肥、有色冶煉企業,能源問題甚至會拖累歐洲經濟的復蘇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