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成績背后,既有高科技產業的助力、企業規模的穩增,也有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有分析認為,北京地區外貿發展態勢穩中有進、勢頭良好,二季度或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對全國增長貢獻率居首
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區實現外貿進出口8992.4億元,同比增長11.6%。“一季度北京外貿的增速高于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速6.8個百分點,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率最大,達20.8%,實現了‘開門紅’。”北京海關黨委書記、關長張格萍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表示。
這同樣意味著一季度北京延續了此前在外貿上的好成績。2022年,北京地區(含中央在京單位,下同)進出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進出口總值3.64萬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下同)增長19.7%,對全國進出口增長貢獻率19.9%,同樣居全國第一位。
“北京外貿對全國進出口增長貢獻率持續居首,首先是因為北京擁有發達的高科技產業和文化產業,這些產業的出口增長對北京外貿的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次,北京積極推進對外開放,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和國際消費者,拉動了北京外貿的增長。”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此外,北京的外貿企業積極創新,推出了一系列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和服務,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正如這位專家所說,高科技產業正穩步為北京外貿助力。一季度,北京地區進出口高技術產品1235.2億元,占比13.7%,較2019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同期,高能耗高排放商品的進出口比重穩步下降,“北京智造”效果日漸顯現。
此外,穩中有進的企業規模也是北京外貿增長中的積極因素。據張格萍介紹,當前北京地區共有海關注冊企業7.3萬家,其中排名前100的重點企業進出口7767.6億元,增長19.5%,占同期北京地區進出口總值的86.4%,總部經濟優勢凸顯。同時,一季度北京地區民營企業進出口實現20.2%的增速,為地區整體外貿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
通關時間歷史最短
北京外貿高增長的背后,也有口岸營商環境的持續提升。
一方面,相關措施接連出臺。北京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王輝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北京海關連續五年扎實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累計推出148項創新措施。
另一方面,改革政策不斷落實。據張格萍介紹,北京海關持續助力暢通空運、海運、郵路、跨境電商物流通道,積極推動國內領先的“雙樞紐”航空貨運新模式建設,不斷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改革。截至今年3月底,共計2105家北京企業參與“船邊直提”改革,直提箱量8.2萬箱;1536家企業參與“抵港直裝”改革,直裝箱量3.4萬箱。
此外,北京海關推動監管全鏈條、數據全打通、通關全提速。今年一季度,北京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減了76.4%、92.5%,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同時,“關長送政策上門”“海關政策進萬家”系列行動的持續開展,也在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類優惠政策。2022年以來,服務覆蓋企業1.6萬余家,答疑、解決問題4萬余件,為企業減免稅款、辦理稅收擔保超過865.3億元。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永遠在路上。”王輝表示,下一步,北京海關將繼續推出有力舉措,進一步培育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硬實力”。具體而言,將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和發展訴求,加大政策宣講力度,細化助企紓困措施,充分釋放改革政策紅利。同時,持續完善“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體系,進一步優化“雙樞紐”電子貨運新模式,支持推動跨境電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創新模式在京落地。此外,還將進一步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規模,深化京津冀海關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通關保通保暢機制,鞏固擴大重點企業名單范圍,助力形成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增長態勢將延續
當前,北京地區的外貿正呈現出喜人的態勢。一方面,科創中心引擎更“強”。數據顯示,北京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連續三年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一季度進出口實現增長30.2%。在去年新能源產品出口爆發式增長11倍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出口持續升溫,實現出口25.8億元,增長4.8倍。
另一方面,開放平臺作用更“大”。一季度天竺綜保區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進出口330.7億元,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5%躍升至54.1%。張格萍認為,隨著首都航空貨運業務持續恢復,天竺、大興兩大綜保區業務有望迎來持續增長。
同時,產業發展勢頭更“足”。一季度,北京地區進出口醫藥材及藥品357.3億元,增長21.3%;進出口集成電路189.9億元,大幅增長50.1%;監管進出境展覽品近60億元,同比增長1.9倍。此外,消費拉動趨勢更“好”。一季度北京空港口岸進口消費品202.7億元,增長39.3%。其中醫療保健類商品進口145.5億元,增長85.5%,占比達70%以上。
展望未來,前述專家預計,二季度的北京外貿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蘇,北京外貿將受益于國際市場的增長。此外,北京將繼續推進對外開放,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拓展市場空間。”該專家表示,“在行業方面,預計高科技產業和文化產業的出口將繼續保持增長,同時,醫藥、電子、機械等傳統行業的出口也將有所提升。”
從全年看來,張格萍也認為,北京地區外貿發展態勢穩中有進、勢頭良好。“我們對2023年北京地區外貿前景有信心。”張格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