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爱精品视频一区,亚洲欧美韩国,男女视频在线,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歡迎訪問財經股市網
70年巨變·邯鄲與共和國共成長
首頁 > 金融 > 正文

保險業積極行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金融來源:金融時報2021-08-27 09:40
  銀保監會日前召開的全系統2021年年中工作座談會在部署下半年重點任務時提出,要圍繞支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創新發展綠色金融,支持傳統高碳企業降耗升級、綠色轉型和安全保供。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如何助力我國經濟社會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成為保險業的要務之一,“綠色保險”越來越多地走進公眾視野。

  產品創新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當前,綠色保險的功能不斷提升。專家表示,保險業應聚焦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聚焦制造、建筑、交通等重點行業降碳行動,創新發展差異化保險產品和服務。

  目前來看,保險業的風險保障功能仍是其支持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其中,環境責任保險是保險業服務綠色發展的重要產品。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保險業通過環境責任保險已為數萬家企業提供數百億元風險保障,保障規模逐年遞增。

  分機構看,2020年,中國人壽通過環境污染責任險為1830家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超30億元,為1.3萬家綠色產業企業提供財產風險保障近萬億元。太平財險圍繞雙碳目標,持續完善綠色金融服務,去年以來,已累計為廣東、山西、福建、河北等地能源類企業提供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風險保障8.25億元。截至6月末,中國太保產險為全國3000多家企業提供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風險保障,總保額超過30億元。

  除了大力發展環境責任保險,不少保險公司還推陳出新,不斷升級服務保障水平。例如,中國太保產險通過推行安全責任保險模式,將傳統保險轉換成“安責+環責”保障,助力企業實現綠色環保、安全生產、節能降耗。另外,中國太保產險還加大在新能源、環保過濾、地下工程基建、醫療器械等低碳環保、綠色節能等領域以及關鍵核心部件和小型裝備領域的保障力度,助力相關企業實現成果轉化。在核電領域,中國太保產險今年首席承保田灣核電7-8號機組主體工程項目,參與承保其他3個新開工建設的核電站5臺機組主體工程建設。在巨災領域,推出聚焦支持基層縣域行政單元更好適應氣候變化風險的“安惠保”。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國太保產險聯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創新研發的林木碳匯保險首單在海南落地。該產品聚焦林木的碳匯功能提供保障,增強自然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促進雙碳目標實現。

  長期穩定資金助推綠色發展

  發揮保險保障功能,是保險業回歸“保險姓保”的重要舉措。為支持綠色發展,保險業還通過資管行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今年6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就《中國保險業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倡議書》向業內征求意見。倡議書提出,保險業發揮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較長等優勢,通過債權計劃、股權計劃、保險私募基金等方式,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碳節能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等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保險業已積極展開行動助推綠色發展。今年以來,太平財險積極支持風電和太陽能項目,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優化能源結構和布局。在投資板塊,中國人壽將氣候變化與環境表現作為投資決策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積極投資節能環保、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相關領域,通過資金流向引導生產要素向綠色低碳產業集中。據統計,2020年,中國人壽新增綠色投資金額達306億元。據介紹,中國人壽與華能集團、國家電投等機構共同出資設立的兩只清潔能源基金規模已經超過120億元,特別是與國家電投聯合推進的國家級清潔能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向京津冀地區輸送綠色電力,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綠色用電需求。

  近期,瑞士再保險宣布將包括綠色、社會及可持續債券敞口擴大至40億美元的減碳目標,同時增加社會及可再生基礎設施投資至7.5億美元。

  保險業需要持續發力

  今年以來,由于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風險事件頻頻發生,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有所增加。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繆汶樂認為,氣候變化仍是當今全球面臨的最大挑戰,需要高度關注。

  事實上,近年來,綠色保險的功能不斷提升,保險機構在實踐中不斷發揮保險資金投資優勢,推動綠色項目調結構、轉方式、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例如,環境責任保險已覆蓋重金屬、石化、醫藥廢棄物等20余個高環境風險行業。此外,保險行業還大力發展森林草原保險,2020年提供相關風險保障累計達1.65萬億元。

  在業內專家看來,雙碳目標的提出為我國保險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目前,無論從公司戰略規劃還是產品創新和資金運用角度看,綠色保險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就下一步如何提升保險業服務綠色發展的能力,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此前提出,要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豐富綠色保險產品,探索差別化的保險費率機制,提升對綠色經濟活動的風險保障能力。

  業內專家表示,從保險業內看,未來,保險機構應該充分發揮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的功能,從多個方面創新研發各類綠色產品和服務,包括應對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等產品和服務,在完善環境風險管理體系、助推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的綠色經濟發展也將駛入快車道。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保險業將在支持改善環境質量上持續發力,助力經濟綠色低碳轉型,主動防范氣候變化相關風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財經股市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QQ:2261036103,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新聞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乐东| 义乌市| 慈利县| 宁津县| 汉沽区| 永德县| 方山县| 寻甸| 安龙县| 唐河县| 如皋市| 耿马| 富阳市| 乌什县| 绥滨县| 合肥市| 麻江县| 高雄市| 宜兰县| 枣强县| 富阳市| 大安市| 平邑县| 祁门县| 常熟市| 枣强县| 鹤山市| 大邑县| 凤庆县| 溧阳市| 万源市| 三门县| 浪卡子县| 酉阳| 天台县| 满洲里市| 南乐县| 香港 | 丽水市|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