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在以7.2560開盤后,接連跌破7.26、7.27、7.28和7.29關口,16時30分日間收盤價報7.2985,較上一交易日跌420個基點。進入夜盤交易日時間后,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進一步走低,再度跌破7.30關口。
整個10月,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下跌2054點,跌幅達到2.89%,和9月跌幅相當(2.94%)。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已經累計下跌14.5%。
相比即期匯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跌幅小得多。
整個10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7.0998累計下跌770個基點至7.1768,跌幅下跌1.08%,相比9月3%的月度跌幅,同樣收窄明顯。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下跌12.5%。
繼9月先后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8%下調至6%和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后,央行和外匯局在10月25日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
“這些信號的結果并未強行改變匯率運行方向(比如強行拉高或壓低),而是有的放矢控制投機慣性之下,讓匯率在影響因素中比較市場化的合理均衡波動,這里的合理均衡更多是一個定價機制狀態的描述,而非升貶絕對本身。”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指出。
她同時預計,現在到明年年初,匯率或有偏貶值運行的可能性。在這一階段,由于美聯儲加息短期難以停止,因此預計到明年年初,中美貨幣政策背離或依然持續,美元可能進一步走高、息差可能維持偏窄、匯率彈性放大、貶值概率更大。而明年二季度開始到下半年,匯率穩定或略升。一則,如美國需求明確回落、通脹明確回歸,屆時美元指數的支撐因素將弱化。二則,2023年在全球經濟“比差”中我國更有優勢。因而在美元指數壓制消退、中國經濟在全球相對地位走強的背景下,人民幣在這一階段或有望穩定甚至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