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爱精品视频一区,亚洲欧美韩国,男女视频在线,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歡迎訪問財經股市網
首頁 > 金融 > 正文

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即將進入“2時代” 錨定市場利率動態調整

金融來源:財經網2024-08-06 09:45
  本報記者 冷翠華

  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即將再次下調,新產品預定利率正式進入“2時代”,并將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融監管總局”)向行業下發了《關于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及其配套通知,普通型和分紅型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將分批下調至2.5%和2.0%,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上限下調至1.5%。

  業內人士認為,下調預定利率是從保險負債端壓降成本、防范風險的必要舉措,同時,將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將建立起長效機制,提高行業負債成本的彈性,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

  壓降預定利率上限

  距離上一次下調預定利率剛過去約一年,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即將再次下調。

  《通知》明確,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2.5%執行;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普通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0%,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2.0%執行;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分紅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為1.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1.5%執行;最低保證利率超過上限的萬能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

  人身險行業上一次全面下調預定利率是在去年7月31日。當天,三類產品停售,即預定利率3%以上的傳統險、預定利率2.5%以上的分紅險以及保證利率2%以上的萬能險。

  此次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下調至2.5%,這意味著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即將全面進入“2時代”。

  下調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是適應市場形勢變化、強化資產負債統籌聯動、防范利差損的必要舉措。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在市場模式和經營策略的慣性下,單個險企很難率先下調預定利率,因為預定利率下調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產品競爭力,而從行業角度來看,若不壓降負債端較高的剛性成本,可持續發展則可能面臨較大風險。

  “此次下調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符合市場預期,也是監管部門引導行業有序競爭以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可以降低險企負債端的剛性成本,及時緩解利率中樞下行背景下行業的利差損風險。”周瑾表示。

  建立長效機制

  《通知》明確,要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這也是保險行業首次提出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

  在具體執行層面,參考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長期利率來確定預定利率基準值,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并報金融監管總局。達到觸發條件后,各保險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及時調整產品定價。

  周瑾認為,這一機制確保險企的負債成本可以“隨行就市”,無需監管部門特定發文,而是由保險行業協會適時發布,指導行業按照市場化原則自行調整,進一步提高了行業負債成本的彈性和公司經營的市場化水平。

  東吳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葛玉翔認為,上述舉措建立了長效動態定價機制,有助于人身險公司從源頭提升資產負債管理水平。

  形成“1+N”工作方案

  “我們要忙起來了,工作專班任務重、時間緊,專班組成、工作機制和‘1+N’工作方案和任務清單,要在8月9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報送監管機構。”某人身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通知》要求,要建立與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相適應的產品開發管理體系,確保預定利率調整過程中產品開發、切換、停售、銷售管理、客戶服務等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進行。

  同時,為做好上述《通知》的貫徹和落實產品切換工作,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同日下發了《關于平穩有序做好人身險產品切換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公司高度重視,組建由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牽頭的工作專班,建立健全工作協調與決策機制,形成“1+N”工作方案,即近期圍繞下調產品預定利率這一專項工作,將任務分解細化,有力有序推動新產品開發備案、系統調試、渠道合作等“N”項具體任務。

  對于此次預定利率下調的影響,葛玉翔認為,由于此前市場、壽險公司和代理人對此次下調預定利率均有充分預期,因此,在本次產品切換過程中,預計市場主體的“炒停售”依然會普遍存在,但整體保費預計保持平穩增長。

  《通知》要求強化“報行合一”(保險公司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加強產品在不同渠道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同時,強化銷售行為管理,根據消費者需求、風險承受能力和繳費能力銷售適配的保險產品,不得將浮動收益誤導為保證收益。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保險公司在進行產品開發、切換、停售等環節中,關鍵是要做好壓力測試,在防范利差損風險的同時,也要警惕“流動性風險”。

下一篇:最后一頁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財經股市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QQ:2261036103,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新聞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曲沃县| 建湖县| 铜陵市| 当涂县| 宝清县| 汉阴县| 嘉义县| 化隆| 定结县| 望谟县| 五大连池市| 武清区| 冷水江市| 清新县| 阜宁县| 黔江区| 毕节市| 阿克陶县| 崇阳县| 海丰县| 亚东县| 自治县| 象山县| 讷河市| 江陵县| 珲春市| 墨江| 庄河市| 琼结县| 荆门市| 论坛| 大足县| 乳源| 容城县| 仙游县| 三门峡市| 武威市| 唐山市| 郎溪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