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日,一則收購傳聞在互聯網行業掀起了波瀾——歡聚集團旗下直播平臺 YY,正打算賣身于百度。接近歡聚時代的知情人士確認,本次收購主要聚焦其國內業務。
看到朋友圈刷屏的傳聞時,一直關注內容行業的某機構投資人卻顯得見怪不怪,“YY 本來是個青銅了,到百度手里才有可能變成王者”。
早在國慶前后,他就聽說了這個傳聞,那時他就斷定,這筆并購肯定會談成,“雙方的分歧,也就是個價格問題,你來我往砍砍價嘛,現在是 YY 出售的最好時機,YY 也是百度能找到的最好的直播標的”。
虎牙斗魚收歸騰訊旗下,一直播潛伏于新浪微博,再加上快手抖音旗下的直播頻道,直播賽道上,頭部流量平臺已經占據了絕對主場。
YY 必須“傍大腿”
在娛樂直播賽道上,YY 一度是個所向披靡的王者。
2008 年,YY 上線之初,是一款為游戲玩家提供語音服務的軟件,隨后,在游戲玩家表演需求的推動下,YY 從語音軟件升級為視頻直播平臺。
到了 2014 年,YY 直播的平臺營收已經超過了 21 億元人民幣,以打賞等用戶付費為主的商業變現模式也逐漸成熟。
就在當年年底,虎牙從 YY 游戲直播剝離,開始獨立上線運營。到了今年 10 月,斗魚與虎牙又在騰訊主導之下,聯合官宣已經簽訂“合并協議與計劃”,啟動戰略合并。
一路上行的 YY 直播,在娛樂直播賽道上,一直穩居頭部地位。
Mob 研究院發布的《2020 中國直播行業風云洞察》顯示,截止到 2020 年 3 月,中國娛樂直播平臺活躍用戶規模 TOP10 榜單中,YY 直播以 4120.4 萬的用戶量遙遙領先;遠遠超過排在第二名的一直播的 594.7 萬人用戶量。
盡管頭部地位穩固,但最近一年,YY 的日子并不太好過。
從行業來看,秀場直播模式整體進入下行通道,2020 年 3 月中國泛娛樂直播行業移動用戶規模超過 1.5 億人,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
行業增長乏力,YY 也未能置身之外,曾讓 YY 引以為傲的直播打賞模式,也遭遇到了挑戰。歡聚集團公布的 2020 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YY 的付費用戶增速已經放緩,營收也停止增長。YY 的遭遇并非個案,陌陌營收下跌 5.25%,天鴿互動營收同比下跌了 24.58%,而映客的市值相比發行價已經跌去七成。
“不是 YY 不爭氣,是過去 YY 沒有傍上大腿”,某短視頻平臺總監告訴《財經故事薈》。
盡管在垂直賽道上頭部地位穩固,但在騰訊、百度等超級流量平臺發力直播的大背景下,YY 的開源引流能力有限,城墻不再穩固,后續新增流量有限,業績增長乏力。
巨頭虎視眈眈之下,YY 明智的選擇顯然不是競爭,而是擁抱巨頭,提供價值。
“以前專注于戰斗,總想著贏。今后要專注于給別人提供價值,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做成。”如李學凌在朋友圈所說。
某 MCN 機構負責人對此頗有同感,“YY 直播靠用戶付費的打賞模式,跑通了商業模式,但直播的二次傳播N次傳播效果有限,所以,直播其實是很難獨大,必須和短視頻,或者和電商結合起來,才有生命力”。
她曾做過粗略統計,多數腰部秀場主播的生命周期 “大概半年到一年,老用戶就審美疲勞了,必須不斷灌入新用戶,所以對新流量是很饑渴的。”
從 2019 年底開始,這家機構開始同步布局抖音、百度旗下好看視頻等短視頻平臺,“直播和短視頻的玩法雖然不太一樣,但兩者如果結合起來,對于流量的拉動效應就會1+1 大于2。”
百度入場:直播成巨頭標配
對于百度的出手,上訴投資人并不意外,“直播已經成為了巨頭標配”,快抖系的全民直播,阿里京東的直播帶貨,騰訊合并斗魚虎牙主攻游戲直播,“百度作為一個信息分發巨頭和 10 億用戶的內容平臺,不能差了這一塊”。
今年 5 月中旬舉辦的百度 2020 移動生態大會上,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就立下了 Flag——2020 下半年百度將大力推進直播業務。
到了 6 月底,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完成直播中臺搭建,組建獨立團隊,負責人為前虎牙高管古豐(真名為陳羅金)。
其實,百度對直播業務的重視,并非一蹴而就,從 2020 年初就早有端倪。
疫情期間,百度先后推出了上百場直播,包括醫療專家抗疫知識科普、“水下有什么”“師傅請賜教”等系列知識直播。
5 月 15 日,百度董事長、CEO 李彥宏又通過直播首秀,在百度 APP 中對談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親自為百度直播業務鳴鑼助威。李彥宏表示,他喜歡直播的不確定性。
于百度來說,直播不是小打小鬧的試錯,而是勢在必得的布局。
第一,補全百度移動內容生態,深化“人”與“服務”的連接。
按照戰略規劃,2020 年下半年,百度移動生態將重點聚焦“人”與“服務”,力求讓用戶在此獲得一站式的信息服務——包含信息流、短視頻、直播等等。
在沈抖看來,直播可以幫助用戶更實時地、更互動性地獲得信息和知識,消弭了地域、物理空間等的限制,可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實時互動;同時,百度直播基于百度搜索的精準定向,可以更精準地滿足用戶的直播消費需求。
因此,在信息流、短視頻等業務快速上軌之后,通過并購,快速做強直播板塊,是百度完善移動生態的必然舉措。
而接下來的 5G 時代,直播和短視頻必然迎來大爆發,根據測算,5G 時代,70% 的流量來自于視頻和直播。布局直播和短視頻,是百度敲開 5G 時代的門票。
其二,也是為了提升創作者的向心力。
今年百度移動生態重點強調“以人為本,“百度希望讓大家看到的不只是內容,更能看到內容背后的創作者和服務群體”,沈抖說,接下來,百度移動生態將全面打通包括直播在內的內部平臺和產品,讓創作者走到臺前直面百度的 10 億用戶。
而于創作者來說,短視頻和直播具有協同效應,可以在同一平臺“一魚兩吃”。
“短視頻和直播的內容制作者具有高度重合性,比如 papi 醬作為短視頻第一網紅,同時也是直播達人”,前述某 MCN 機構負責人告訴《財經故事薈》。
因此,她樂見百度并購 YY,“很多頭部明星網紅直播完了之后,可以裁剪出高潮部分,以小視頻形式形成二次傳播,實現持續漲粉,這就是矩陣效應,既有短視頻,又有直播,就能降低我們的綜合內容成本和引流獲客成本。”
此外,“培養一個網紅不容易,我們肯定希望她能多維度變現,短視頻主要靠廣告賺錢,直播可以帶貨變現,百度有了直播有了短視頻,對于我們商業化是有吸引力的。”
其三,打造直播、內容、電商的商業閉環。
2020 年,直播帶貨正當風口,阿里、京東、快抖、騰訊等集體加注,在這一領域,百度算是后來者。但整個直播帶貨的風口才剛剛起勢,百度此時入場,尚不算晚。
過去,百度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廣告業務,但是直播帶貨的模式,同時實現了品牌營銷和銷售增長,對單純的展示性廣告形成了替代,越來越受品牌青睞。
李彥宏不愿錯失機會,他在直播首秀中表示,如果有人愿意來百度直播帶貨也沒問題。
今年以來,百度已經開始試水直播帶貨,剛剛過去的 618,百度陸續推出了寶藏四川、618 好物奇遇記等系列直播,期間整體成交額環比增長 571%,單場成交額超過 1000 萬元。
“百度從用戶量上來說有 10 億規模,但營收上和騰訊、阿里差距了不少,為啥,就是因為百度單個用戶的變現能力不高,所以,切入直播帶貨,也能挖掘單個用戶的價值”,上述投資人認為。
從青銅到王者之路有多遠?
傳聞顯示,百度并購 YY 的最終價格,可能在 30 億美金左右。
“30 億美金的價格,從 YY 來看,這個價格不算便宜,但放到百度這個大盤子里,這個價格不貴”,上述投資人認為,“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同一個道理”。
高達近兩百億人民幣的并購,劃算不劃算,歸根結底要看,百度能不能把 YY 這個曾經的王者、如今的“青銅”再度變成“王者”。
流量和用戶,顯然是百度最拿得出手的資源。
第三方機構 QuestMobile 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 2020 半年大報告》顯示,BAT 三家的用戶規模早就邁過 10 億大關,其中百度 App 月活 5.28 億;而據百度 App 總經理平曉黎 5 月透露,彼時百度 App 日活已突破 2.3 億。
YY 的用戶增長乏力,歸根結底就是缺乏流量的持續漫灌,因此,流量短板百度可以幫其補足。
事實上,在短視頻布局上,百度就已經彰顯了其流量威力。目前,在百度 APP 的搜索結果中,已有 70% 指向短視頻類內容,流量漫灌之下,截至 2020 年 9 月,百度知識垂類視頻內容平均每日服務用戶 3 億次,累計視頻生產總量超 2000 萬,逐漸實現趕超。
其次,也考驗百度的信息分發的精準度,能否通過信息流和搜索兩種模式,精準滿足用戶對直播內容的需求。
在短視頻和直播內容布局上,百度主打的標簽是“知識”。
據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介紹,目前百度知識日均檢索量已達 20.5 億,知識垂類產品每天服務用戶人次突破 3.4 億。知識垂類已有超過 2.2 億內容創作者,百度接下來,要設法借此引爆直播業務。
此外,一個值得考量的內容是,YY 主打娛樂直播,百度的 Flag 則是知識直播,兩者如何融合兼容亦是考驗。
其三,能否激活百度現有創作者發力短視頻和直播業務,利用百度存量創作者去豐滿 YY 內容生態。
目前,百家號的作者數量突破 340 萬,好看視頻已吸納百萬創作者入駐。與此對比,2019 年,YY 平臺的主播數量剛剛超過 80 萬人——百度內容生態的創作者數量是 YY 的數倍,假如百度能夠建立靈活的激勵機制,未來有望反哺 YY 平臺,提升后者的內容能力,扭轉 YY 用戶增長停滯的頹勢。
因此,布局直播業務,是百度一場不能輸掉的戰爭——30 億美金不便宜,但買一張直播門票,不算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