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注亞馬遜時,我們往往會把目光更多的放在亞馬遜的電商業務和AWS(Amazon Web Service)上,作為亞馬遜最出名的業務,以及亞馬遜發展起來之后最有影響力的業務,電商和AWS總是吸引了過多的眼光。
但是,在我們相對不那么關注的領域。亞馬遜卻悶聲干大事,竟然把物流服務提升到了全美第三,甚至超過了專門送快遞的聯邦快遞FedEx!
全球貨運及電子商務追蹤公司Pitney Bowes(必能寶),一直在關注全球的物流信息。最近,Pitney Bowes發布的美國年度運輸指數顯示,亞馬遜物流在2020年的國內包裹數量上首次超過了聯邦快遞,位居全美第三。
并且2020年這一年以來,亞馬遜的包裹量同比增幅最大,相比2019年的18.5億個包裹增長達到了127%,其次是美國郵政USPS增長34%、聯邦快遞增長21.7%和美國聯合快遞UPS增長12.6%。
美國郵政USPS在2020年的包裹量最多,為76億件,其次是UPS49.2億件、亞馬遜42億件和聯邦快遞32.5億件。
不過在包裹量的喜人漲勢下,亞馬遜在物流上的收入卻沒那么可觀。在美國包裹收入方面,UPS和聯邦快遞接近相等,分別為600億美元和583億美元,其次是USPS325億美元,亞馬遜則排在最后,收入僅為185億美元,這是由于盡管亞馬遜包裹量已經高于聯邦快遞,但其亞馬遜的大多數送貨服務對于Prime會員是免費的。
并且,Pitney Bowes執行副總裁杰森·戴斯(Jason Dies)表示,2020年美國國內快遞業務有99%是由這四家快遞公司處理的,平分到地區上這一比例還要大得多。他還指出,盡管亞馬遜的業務量大幅增長,但它仍然嚴重依賴美國郵政的最后一英里配送服務。
除了在美國的進一步擴大的市場份額,Pitney Bowes發布的數據還顯示,2020年,亞馬遜物流占有15%的英國快遞市場份額,成為了英國最大的快遞公司。
不過盡管亞馬遜承包了最多的快遞包裹量,但就總體包裹量而言,英國皇家郵政作為郵政供應商,仍以34%的包裹量市場份額保持著英國最大承運商的地位。
可以發現,雖然隨著亞馬遜在零售方面市場份額的增長導致亞馬遜專有物流的市場份額也隨著增長,
但是,受到Prime會員免費送貨的限制,以及最后一英里配送服務對于其他快遞公司的依賴,亞馬遜物流的收入并不是十分理想。 但是,電商和物流,是否是如此密不可分呢?
電商和物流,相輔相成?
同樣的,雖然國內的快遞公司在大眾眼里最出名的基本還是順豐加上“四通一達”,但電商公司們,也紛紛開拓了自己的物流相關業務,比較為大眾所知的,大概就是菜鳥和京東物流了。
首先當然是國內電商當之無愧的巨頭,阿里巴巴。
在2013年9月,馬云曾經放話:“我們不是電子商務公司,我們是一家幫助別人做電子商務的公司。”當時,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剛剛成立4個月。
而在8年后的今天,阿里集團的版圖早已遍布各個領域,除了新零售業務高鑫零售、天貓超市、盒馬等,阿里還打造出生活服務領域的餓了么、飛豬,數字媒體及娛樂領域的蝦米音樂、阿里影業,以及物流領域的菜鳥。
2016年,菜鳥完成百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和春華資本等。
2019年9月,菜鳥裹裹年寄件用戶破億,成為最大在線寄件平臺。到2021年6月,菜鳥裹裹用戶數已突破3億,半年內增長1億。
除了在用戶上的取得的成就,與亞馬遜不成正比的業務量和收入相比,菜鳥的戰報則要不太一樣。
2021財年,在剔除阿里巴巴集團內公司間的交易后,菜鳥網絡收入實現同比增長68%,達到人民幣372.58億元(56.87億美元),占到了阿里集團總收入的5%。
此外,菜鳥網絡在2021財年實現正經營現金流。2021年3月,菜鳥網絡的全球包裹網絡的日均包裹量超過500萬件。
菜鳥,雖然起了一個看似笨拙的名字,卻早早就乘風起飛。那么,因為服務和速度素有好評的京東物流又怎樣呢?
應該說,京東物流的起步,可能也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早在2007年,京東集團仍處在融資階段時,劉強東就在董事大會上提出,要花費近12億美元,用于打造全新的自建物流系統。直到2008年京東集團融資成功,這一提案才得到股東的支持。
在經歷了前幾年的虧損后,京東物流一直在加大投入,短短三年時間,投入了將近50億人民幣,相當于用錢給京東物流砸出了一條道路,但這樣大量投入的結果如何,大家也有目共睹。
今年5月,京東物流正式登陸港交所,發行價40.36港元,總市值超過2000億港元。
8月京東物流發布的上市后首份半年度業績公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京東物流實現總收入485億元,同比增長53.7%,其中外部客戶收入265億元,占總收入的54.7%,同比增長109.6%。
并且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的倉庫總數量約1200個,倉儲網絡總管理面積約2300萬平米(包含云倉生態平臺的云倉管理面積)。而在過去一年,京東物流新增倉庫數量450個,這相當于2007年至2017年的10年間倉庫增長總量。
回顧他們的發展歷程,雖然菜鳥和京東物流是背靠著阿里和京東發展起來的,但如今,這兩項業務都已漸漸擺脫了集團的光環,成為了能夠各自獨當一面的業務。
在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報告中,在智慧物流領域,菜鳥網絡、京東物流均入選了2020年中國超級獨角獸企業(估值超百億美元),估值分別為300億美元、134億美元。
電商公司?不僅是電商公司!對這三家公司的物流業務發展史進行對比會發現,其實每家公司發展物流的理由都各不相同,為了成為更好的電商公司,為了不僅是電商公司。
但一項業務的成功,必然不是孤立存在的,馬云曾說阿里和亞馬遜不一樣,亞馬遜是一家純粹的電商公司,但隨著亞馬遜的發展,云服務、流媒體乃至游戲業務,而物流,只是一家商業巨頭在成長中開拓的其中一個業務而已。
電商與物流相輔相成,物流也隨著電商的發展逐漸擴大用戶群體,應該說,所有電商公司,都不只是電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