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刺激國內經濟發展,一份價值34萬億的中國新基建計劃曝光,不止要修建高鐵!7大新項目也蓄勢待發,直接震撼了全球,也有人好奇,這7大新項目,到底是啥呢?它們分別是5G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城際高速鐵路與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以及配套設施、大數據技術以及工業互聯網,一旦這些基建完成,那么中國將直接步入科技強國行列。
圖為大數據
這7大基建計劃,分別涵蓋了信息技術、軌道交通、能源與制造業等領域,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際,中國同樣提出過一次大基建計劃,但當時的項目主要集中于鐵路橋梁隧道這一塊,對比之下,如今中國提出的新基建,則顯得高大上許多,很多項目甚至看不見摸不著,但卻能夠發揮出非常重大的價值,意義甚至遠超當年修建高鐵。
圖為5G基站
比如5G、大數據技術以及工業互聯網,可以說這3項技術,將對中國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通訊技術領域,中國長期落后于國外,但隨著華為5G的突破,直接讓中國成為了這一行業的領導者,并且借助這一技術,可以推動萬物互聯,而大數據技術,也可以乘著5G的東風,進入高速發展期,在工業4.0時代,智能制造的優勢也逐漸體現出來,讓中國真正進入智能創造時代。
特高壓輸電技術,也是國內的獨創技術,因為中國幅員遼闊,雖然物產十分豐富,但卻存在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電力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如果想要將西部地區的電力輸送到東部,那么就必須依靠特高壓輸電技術,隨著中國基建開始深入西南,在這里興建了大量的水電站,自然也需要更多的特高壓輸電線路來完成電力的傳輸,從而提升國內能源安全。
圖為新能源汽車
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隨著國家節能環保、低碳生活的號召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新能源汽車,國內的相關企業也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出現,盡管如此,新能源配套產業依然不夠完善,最明顯的例子,那就是充電樁數量不足,與加油站不同的是,燃油車可以做到加完就走,新能源汽車卻需要排隊等待較長的時間,而且許多充電樁損壞也沒有專人負責修理,這也導致很多人不愿意選擇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十年間,國內將增加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并且積極鼓勵車企進行創新,從而有效解決之前所面臨的難題。
在全球經濟形勢都不良好的背景下,想要刺激經濟發展,那么就必須動用一定的手段,比如美國總統拜登,剛上臺就拋出了3萬億美元的大基建計劃,國內經濟形勢雖然較國外而言相對穩定,但也出現了較大的壓力,所以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新基建領域,也可以大幅度推動國內經濟轉型,從而有效帶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