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是目前全球已建成性能最強大、也是造價最高的太空望遠鏡。它造價高達90億美元,重7噸,主鏡直徑6.5米,由18片巨大六邊形子鏡構成;遮陽板面積相當于一個網球場。由于體型巨大,韋伯望遠鏡以折疊狀態發射升空。科研人員采取遙控方式,待韋伯望遠鏡進入太空后逐步將其展開。火箭升空約30分鐘后,韋伯太空望遠鏡與火箭脫離,將在未來13天內在軌道飛行期間逐漸展開,而這必須至少完成344個關鍵的預定動作,整個過程猶如“化繭成蝶”。韋伯望遠鏡在太空中再飛行兩周后,將到達距離地球161萬公里軌道上的目的地,這大約是地球與月球4倍遠的距離。地球和望遠鏡將同步環繞太陽運行,使望遠鏡在特殊軌道上與地球一直保持對齊。韋伯望遠鏡到達觀測位置后,科研人員還需再花費5個月時間對其進行各項檢查,預計望遠鏡將在2022年6月底前正式向地球發回第一批觀測到的宇宙圖像。
目前人類尚在使用的太空望遠鏡是1990年4月發射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過去30多年中,哈勃太空望遠鏡為人類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宇宙圖像,如著名的“創生之柱”和被稱為“哈勃超深空”的近萬個星系的圖像。這些圖像都加深了人類對“大爆炸”以來宇宙變化的認識,甚至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思考方式。韋伯則是當前世界上最強大、最復雜的太空望遠鏡。與哈勃望遠鏡相比,韋伯太空望遠鏡具有更大優勢:哈勃設計目的是收集可見光和紫外光,只有有限的紅外光能力。韋伯望遠鏡收集紅外光;哈勃望遠鏡直徑2.4米,韋伯望遠鏡直徑 6.5米,有更大的集光區,也就意味著韋伯可以比哈勃看得更深更遠;哈勃在非常接近地球的軌道上運行,而韋伯望遠鏡將在150萬公里之外;韋伯望遠鏡的靈敏度比哈勃望遠鏡高約100倍。韋伯望遠鏡的設計是為了超越哈勃看到宇宙的更深處。
總體而言,韋伯太空望遠鏡有四個主要目標:尋找大爆炸后在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的光;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了解恒星形成和行星系統的形成;研究行星系統和生命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