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英特爾想要奪回蘋果的訂單,方法很簡單。只要英特爾開發出各項指標遠超M系列芯片的產品,蘋果自然愿意乖乖交錢。畢竟,蘋果會自研芯片,很重要的原因是,英特爾芯片迭代速度、升級幅度沒有達到蘋果公司的預期。
當然,英特爾也明白這一點。蘋果訂單減少后,英特爾一直在提升自己的能力。
根據外媒確認,蘋果Mac系列架構總監Jeff Wilcox已經被英特爾挖走,未來將負責英特爾的SoC架構設計工作。
據悉,Jeff Wilcox在蘋果公司工作八年時間。負責過蘋果T2安全芯片以及M1系列處理器的開發,是蘋果實現從英特爾芯片向蘋果自研芯片過渡的最大功臣。對于蘋果而言,失去Jeff Wilcox是很大的損失。
而站在英特爾離場,可以發現,得到Jeff Wilcox不僅是一次實力增強,還是一次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的成功復仇。Jeff Wilcox最早在英特爾工作,被蘋果挖走前,Jeff Wilcox在英特爾做了三年PC芯片組領導架構師。此次前往英特爾,與其說是跳槽,不如說是回家。
Jeff Wilcox跳槽事件,可以看作近段時間蘋果公司和英特爾公司在處理器賽道博弈的一個縮影。Jeff Wilcox并不是第一位從離職蘋果的業內大牛,在M系列處理器發布后,蘋果研發團隊諸多骨干都被友商挖走。
為應對這種情況,蘋果不得不為工程師配股,金額高達5萬到18萬美元,以防止人才投奔其他公司。
而因特爾公司情況正好與蘋果相反,英特爾新任CEO基辛格上任后,在芯片項目上投入巨額資金,大膽啟用技術型人才,企業工程師文化愈發濃厚。
同時,英特爾本著“沒有挖不開的墻角,只有揮不好的鋤頭”這一想法,相繼從AMD、英偉達以及蘋果等巨頭公司招來多位專家。
雖然就產品表現而言,近兩年蘋果公司處理器給人帶來的驚喜,遠遠多于英特爾公司產品,但就發展曲線而言,筆者還是更加看好英特爾。
種種跡象都表明,英特爾已經做好放手一搏的準備。態度方面,當前英特爾公司對芯片項目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技術方面,多位專家組成的研發陣容,放眼全球也是罕見。
不僅如此,英特爾CEO還為芯片項目制定了周密的發展計劃。對于英特爾而言,未來幾年其必須要在芯片市場奪回技術主導權,否則英特爾公司將功虧一簣。
在你看來,英特爾能夠在Jeff Wilcox等一眾業內大佬帶領下,重回巔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