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譙城區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全市全面實施低保、特困人員審核確認權委托下放至鄉鎮(街道)。5月份,三縣均以政府名義出臺權限委托下放方案,6月份全面部署實施。權限下放后,鄉鎮(街道)均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參與的社會救助聯審聯批制度,通過鄉鎮(街道)聯審聯批會議,直接完成轄區內低保、特困人員的審核確認,實現了權責統一,提高了工作效率。權限下放后,管理與服務實現扁平化,對沒有爭議的救助申請家庭,可不再進行民主評議,取消可以通過國家和地方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的相關憑證材料,合并審核公示和審批公示,辦理時限大幅壓縮,從之前的25個工作日加14天公示期,壓縮至20個工作日,工作效率和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備用金已臨時
“救急難”601人次
2020年以來,為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我市各縣區均修訂了臨時救助實施細則,全面建立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進一步完善臨時救助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各縣區已累計預撥臨時救助備用金242萬元,鄉鎮(街道)使用備用金累計開展臨時救助601人次,支出90萬元。
前9月全市發放
城鄉低保金7.73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持續深化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扎實做好受疫情和洪澇災害影響的困難群眾生活救助。今年7月份,我市將城鄉低保標準由上年度585元每人每月提高至628元每人每月,將分散特困人員財政補助標準由359元每人每月提高至500元每人每月,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今年1至9月份,全市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7.73億元、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1.29億元、孤兒保障金4119萬元、臨時救助金1198萬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4220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3513萬元。
151307名貧困人口
納入農村低保
我市聚焦脫貧攻堅,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加強社會救助與脫貧攻堅政策銜接,完善社會救助政策措施,加強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15130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農村低保,占農村低保總數的67%;共有1735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特困人員供養,占特困人員總數61%;全市11425名未脫貧對象中,已納入低保、特困人員、孤兒等兜底保障10725人,占比93.9%,充分發揮了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另外,我市還開展了城市困難家庭普查,通過普查,全市共新增城市低保532戶834人,動態管理退出229戶323人。
發放臨時價格補貼
9197.7萬元
我市構建快速響應機制,做好突發公共事件急難救助。今年以來,為及時將受災、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人員納入救助范圍,我市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適當放寬低保認定條件,加大臨時救助力度,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9月份,共向低保、五保、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臨時價格補貼196.9萬人次、9197.7萬元。
我市還開展亳州籍滯留在外流浪乞討人員專項救助,從4月至今,已收到多家救助管理機構反饋滯留在外站的亳州籍流浪乞討人員47人,目前47人已接送返鄉,并協調屬地政府落實相關救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