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中國財富增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民富的關鍵時期,銀行要當仁不讓發揮作用,助力百姓理財。引導資金,尤其是百姓儲蓄通過可信賴的渠道進入資本市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建行作為國有大銀行的使命。” 在日前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建設銀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孫娜表示,要抓住新時期的發展機遇,在按資管新規要求做好自身轉型的同時,向消費者傳導正確理財觀念,推動理財業務高質量發展。
展業迎來黃金時代
“以創新為基礎的新經濟產業具有高風險、低固定資產率特征,與傳統以銀行信貸資金、抵押物擔保為主的間接融資市場無法有效融合,更需要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體系。投資理財業務連接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貫通‘零售客戶—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投資銀行—企業客戶’的循環價值鏈。” 孫娜認為,當前,中國正處在“百年大變局,雙循環格局”兩個大局大背景下,對發展零售銀行業務、壯大投資理財帶來廣闊的發展機遇。
一方面,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看,做大做強投資理財業務是發揮金融工具優化社會資源配置作用,支持實體經濟轉型發展,尤其是通過直接融資滿足新經濟產業快速發展需要,服務國內大循環,增強內循環動能,助力國家戰略轉型。
另一方面,從投資理財循環價值鏈來看,對B端,是解決企業融資問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方式;對C端,是有效帶動個人客戶參與分享國家創新發展紅利,為民理財、富裕民眾、普惠民生,是落實“六穩”“六保”的重要舉措。
“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萬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國際趨勢趨同,投資理財率與人均GDP呈顯著正相關。從國際發展歷史規律看,當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時,將進入財富管理時代,投資理財AUM占比逐步提升。”孫娜表示。
同時,在孫娜看來,百年大變局背景下,我國居民財富結構將發生重大調整,呈現“兩升兩降”特征,這也將為理財展業提供機會。
首先是財富結構調整,居民財富中房地產占比下降,金融資產占比提升。中國城鎮居民財富中71%為房產,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持續實施,房地產告別高增長,疊加養老需求,REITs 的推出,巨量房地產資產將通過金融手段盤活,房地產資本化蘊含新機遇。
其次是金融資產結構調整,居民金融資產中存款占比下降,投資理財占比提升。居民金融資產占比中,存款占比超過60%,“十四五”期間,隨著資本市場發展、疊加低利率因素,投資理財迎來黃金機遇。
轉型期突出重圍
在銀行理財轉型的關鍵之年,破剛兌、禁止期限錯配、嚴格區分表內表外的要求以及新老產品劃斷、理財子公司運營的推進,加上疫情對金融機構資金端和資產端產生雙向沖擊,使得銀行理財轉型不斷承壓。面對挑戰,銀行業如何應對?孫娜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建行的舉措。
首先是提升客戶價值,“我們不斷豐富客戶資產配置選擇,統籌做好自營銀行理財與代銷理財子產品、新老產品之間的統籌管理,并通過數字化經營深耕客群,根據客戶需求適配不同類型的產品,精準設計營銷路徑和觸點,閉環監測并持續敏捷迭代。”孫娜表示。
其次是提高產品競爭力,一方面建行集團理財產品管理部門和機構按照資管轉型要求,積極穩妥推動資產端整改,提升標準化資產運作水平;另一方面建行和理財子公司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加大減費讓利力度的有關精神,下調部分理財產品費率,最大程度讓利投資者。
此外是優化產品功能,豐富場景應用,建行結合互聯網時代的客戶行為需求變化,深入研究理財用戶的流量路徑,應用新內容、新模式和新技術,提升客戶觸達率、成交率和覆蓋率。“比如近期我們對原有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建信理財‘龍寶’進行升級創新,上線了7×24小時實時申贖功能,推出‘智富盈’自動理財服務,為房貸、信用卡客戶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服務。”孫娜說。
“我們有傳導滴灌到基層第一線的新金融理念作為服務共識,有強大的隊伍執行力;同時,我們有強大的科技實力支撐業務開展,智慧政務、裕農通、住房租賃平臺等都是很強大的生態,能夠讓我們找到在網點觸及不到的客戶。此外,我們還在著力打造、建設建行專業的理財品牌。”孫娜認為,在與其他同業機構的競爭中,建行在多個維度占有先機。
全面提升客戶服務
“銀行理財就零售業務經營和個人客戶金融資產而言,目前銀行理財仍是僅次于個人存款之后,我行個人客戶的最主要配置品種之一。銀行理財在供給端助推經濟發展轉型和在需求端培育客戶理財需求,作用十分重要。”孫娜表示。
在孫娜看來,就客戶服務端而言,未來理財子公司投研能力、投資者培養與教育、客戶對于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理解接受等工作,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也是業務創新發展的發力點所在。“廣大客戶習慣購買剛兌的傳統產品,適應凈值型產品仍然需要時間,我們也在不斷加大力度,適應轉型、積極轉型。”
為此,在近期開展的“建行理財季”中,建行重點強調要提升母子協同、產品供給和產品銷售等核心能力,狠抓客戶需求響應到位、產品跟蹤評價和動態管理到位、凈值型產品銷售組織到位、銷售行為管理和風險防控到位、企業級理財服務品牌和服務形象打造到位。
“為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建行理財季’期間,我們在前期數字化經營已有基礎上,基于數字洞察、打通供需兩側,在生態場景中洞悉、挖掘和創造客戶需求,靈活配置、主動提供和即時交付,加快實現客戶需求和產品供給的同頻共振。”孫娜表示。
與此同時,建行也在機制體制層面大力推進消費者保護。“5號令的出臺,要求我們在消保上必須要有全新的認識和變化,為此,我們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底層邏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今年以來,從上到下重塑了整個消保架構,重構了我們的服務系統和規章制度。”孫娜介紹說,今年建行首次召開全行消保工作會議,并把今年作為全行‘消保基礎建設年’,還成立了由分管行領導擔任主任和副主任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同時,根據年初計劃,已制定印發消保委員會工作規程、消保能力提升方案、消保工作管理辦法、消費投訴管理辦法、消保審查管理辦法、宣教實施意見等10個制度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