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料,真正的明星基金經理和相關機構,決不會同意參加這樣的活動。一旦參加,就有可能從此失去投資者的信任,成為被腳投票的對象。要知道,基金投資可不是娛樂,都是投資者的真金白銀,拿投資者的錢去尋找自己的快樂,這樣的基金經理,不拋棄才怪。
也許有人會說,參加一場這樣的活動,就能說明他們工作不認真,說明他們對投資者不負責任啦。不錯,參加一場這樣的活動,可能對投資者不會形成大的損失,卻會帶來投資者對基金經理形象的再認識,會覺得這樣的投資者只會造勢。即便投資有收益,能夠成為明星基金經理,更多的也可能是運氣好,而不是真實水平的體現。投資這樣的基金經理,早晚會有一天會讓自己連哭的地方也找不到。
事實也是,基金經理最重要的是穩重、低調、務實,要能夠做到好不膨脹、差不氣餒。如果稍有名氣,就參加各種娛樂節目,這樣的基金經理,終究是一顆流星,升得快、逝得更快,甚至尚未升起來,就快速消逝了。基金經理的名聲,應當建立在投資者的口碑上,而不是參加娛樂節目。更何況,中國的明星基金經理,“明”的時間并不長,真正能夠成為恒星的,幾乎沒有。這也是投資者不是十分信任基金經理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股市至今仍然是散戶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什么巴菲特能夠成為“股神”,就在于他在股市闖蕩這么多年,企業越做越好、賺錢截止來越多,即便有時也出現投資失誤、投資損失的問題,但從長遠來看,都是賺錢的,是真正的“股神”。而我們的明星基金經理,可能在做某只或某幾只基金時,種種因素的影響,會讓其成為“贏”家,成為一名明星基金經理。但是,很快地就被打回原形,身上的光環不再了。這樣的明星基金經理,最多也就是明星,而且是流星式的明星,而不是“神”,恒星式的“神”。
所以,對綜藝節目的邀請,還是悠著一點,不要去嘗試當明星的感覺,不要把自己當明星。明星基金經理,做得再好,也是基金經理,而不會成為明星。要想當明星,那就放棄基金經理這個職位,去專職當明星。明星只要演上一兩部好片、好劇,就能吃上多少年。就像賈玲一樣。一部《你好,李煥英》,吃上三、五年應當不成問題吧。就算后面拍不出好節目,憑著“名”也能吃幾年,明星基金經理可不同,他們的“名”,含金量不高,只要一只基金沒有做好,就有可能被投資者拋棄。所以,能否成為恒星,而不是流星,就必須學會低調、立足務實,要穩重謹慎,不要做成一只基金,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樣的基金經理,不可能得到投資者的信任。
前些年冒出來的明星基金經理,目前還有幾個活躍在股市,活躍在投資者面前。特別是最有名的那幾位基金經理,進行到新的行業后,幾乎都消失了。有的基金經理,甚至還欠著投資者錢。用成熟、冷靜的目光看待自己明星基金經理的頭銜,從而更加穩重、低調、務實地對待基金投資,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夠受到投資者接受和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