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今日發布《Big Tech Struggles to Turn AI Hype Into Profits》一文,聲稱微軟此前協同 OpenAI 推出的 GitHub Copilot 等 AI 服務,因運營成本過高,因此一直在賠錢。
據悉,在今年頭幾個月,微軟單用戶每月平均損失超過 20 美元(備注:當前約 146 元人民幣),有些用戶每月給公司造成的損失甚至高達 80 美元(當前約 583 元人民幣)。
華爾街日報認為,AI 通常不具有“標準軟件的規模經濟”,AI 執行每個查詢,都需要進行大量的新計算,使用產品的客戶越多,支付基礎設施費用的費用就越高,這些運營成本,將會導致“收取固定費用的公司”面臨潛在的損失。
微軟和 GitHub 沒有回應華爾街日報有關“AI 服務是否賺錢”的置評請求。
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計算成本下降,GitHub Copilot 和其他人工智能助手的盈利前景將會改變,而微軟未來有可能對旗下 AI 服務實行漲價,該公司預計將對帶有 AI 擴充功能的 Microsoft 365 服務,每月額外收取 30 美元(當前約 219 元人民幣)。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財經股市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QQ:2261036103,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