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粥有助腸胃恢復
每逢佳節胖三斤,大量油膩食物和碳水化合物,在短時間內堆積,給腸胃造成沉重負擔,加上飲酒,很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引起反胃、燒心等癥狀。節后應如何調節飲食呢?
每天喝點雜糧粥有助于受損腸胃的恢復,但也不能只吃素食,如果吃得過于清淡,會造成微量營養素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足。《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簡稱《膳食指南》)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所以,要注意增加深顏色蔬菜的比例,與淺色蔬菜相比,深顏色蔬菜含有更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應多吃水果。《膳食指南》建議,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櫻桃、獼猴桃、黑莓、柚子等水果含糖量相對較低,可以適當食用。還可多吃點新鮮的沙拉,因為生吃蔬菜水果可以保證最大的營養含量。
堅持每天6000步
除了飲食調整,節后還要逐漸恢復運動,因為運動對增強消化系統功能有好處。
“吃”與“動”是兩個方面,運動有助于使胃口調整到正常狀態,運動不僅能緩解壓力、控制體重,還能促進睡眠。可以在下班后進行自己喜歡的運動,如慢跑、游泳、跳舞、羽毛球等,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休息,更有活力地開展節后工作。
根據《膳食指南》,要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節后工作要循序漸進
熬夜刷手機、通宵娛樂是很多人長假生活的“常態”,生物鐘被打亂。節后又很難快速適應,白天醒不了,晚上睡不著。
缺乏睡眠有哪些危害?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疾病。小孩睡眠不足的話,還會影響學習和身體發育。
在調整期要注意,午后不要喝茶和咖啡,以毒攻毒只會“中毒”更深;每晚最好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心足趾,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狀態。睡前少看手機電腦,促進褪黑素分泌,以便快速進入睡眠。
節后短時間內不宜開展強度過大的工作,而應循序漸進,先把必要的工作做完,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避免出現焦慮、抑郁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