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年輕突發性 耳聾患者增多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但是很多讀者都已經出現了“春困”的現象,晚上睡不好,白天卻容易犯困。
剛過而立之年的邱先生年后剛換了新崗位,壓力比較大,應酬也多了不少,晚上回家還要繼續加班。上星期他有天早上起來突然發覺自己聽不清妻子講話,連續幾天依然如此。后到單位附近的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檢查,被醫生告知患上突發性耳聾。
“近年來,突發性耳聾呈上升趨勢,原來都是以中老年群體為主,但是這幾年三十多歲的白領患這種病的越來越多。主要跟白領們生活工作壓力太大,加上飲食、睡眠、情緒等生活因素的影響有關。”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朱曉燕介紹說,這類人群中的發病誘因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晚上睡眠質量不高!預防突發性耳聾,要放松心情,減輕壓力。平時工作生活不要過于疲勞,睡眠質量一定要保證。
保護聽力從掌握60-60-60原則開始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楊明還建議,保護聽力還要從掌握60-60-60原則開始。很多人壓力大喜歡聽音樂來解壓,但是聽音樂時,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外界聲音最好不超過60分貝。
很多讀者對于分貝的專業數值不好理解,楊主任推薦音量的類比舉例供大家參考:
100分貝,拖拉機開動;90分貝,很嘈雜的馬路;80分貝,一般車輛行駛;70分貝,大聲說話;60分貝,一般說話;50分貝,辦公室;40分貝,圖書館,閱覽室;30分貝,臥室;20分貝,輕聲耳語;10分貝,風吹落葉沙沙聲;0分貝,剛剛引起聽覺。
那么什么分貝的聽覺對我們聽力有影響,又影響到什么程度呢?普通人的聽覺0-20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20-40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60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60-70分貝,吵鬧、有損神經;70-90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90-100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120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120分貝以上,極度聾或全聾。
此外,要盡量在安靜環境下聽音樂,噪聲環境下用防護耳塞,這在一般勞保商店都能買到,可有效阻隔一部分噪聲,保護聽力。
中西醫結合,教您六招護聽力
第一招 耳朵常按摩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楊明介紹說,有的人聽力下降,與內耳血液循環減弱有關,經常按摩耳朵有助于促進耳部的血液循環,重點按摩的部位是耳垂和耳廓。
第二招 遠離噪音源
持久的噪音使得內耳的微細血管處于一種“痙攣”狀態,使內耳供血不足,聽力會逐漸減退,甚至導致噪音性耳聾。所以,應遠離噪音源居住和長時間娛樂。
第三招 耳朵莫多掏
頻繁用力地掏耳朵會碰傷耳道引起感染以至于引發炎癥,損傷耳朵聽力健康。
第四招 定期測血糖
糖尿病對耳蝸神經細胞的損害較大,一些患者的神經細胞代謝失調,從而導致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所以,聽力下降的老年朋友體檢的時候記得查查血糖是不是也偏高。
第五招 血脂勿偏高
動脈粥樣硬化、血小板聚集性增加等高血脂病變導致血液處于高黏和高凝狀態,內耳及大腦中樞的缺氧致使靠近耳蝸基底膜較近的對高頻刺激高敏感性的毛細胞更易受損,從而使神經沖動在聽覺通路的傳導受到影響,引起緩慢進行性的感音神經性耳聾。
第六招 情緒調整好
過度情緒波動會導致體內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更容易發生缺血、水腫和聽神經營養障礙等,出現聽力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