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爱精品视频一区,亚洲欧美韩国,男女视频在线,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歡迎訪問財經股市網
70年巨變·邯鄲與共和國共成長
首頁 > 生活 > 正文

“天下糧倉”河南1450萬畝農作物受災,糧價會大漲嗎?

生活來源:中國新聞周刊2021-08-03 11:46

  “這次極端降雨給河南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確實造成了嚴重影響,災情確實比較重。”7月30日,在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作為我國農業大省,河南2020年糧食產量高達6800多萬噸,位列全國第二,約占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而增量更是冠絕全國。

  此次暴雨發生期間,恰逢河南糧食生長的關鍵時期,那么暴雨對于今年河南糧食產量產生多大的影響?今年的糧食價格會不會上漲?

  玉米受災嚴重

  “今年可能連本都保不住了。”

  曾照嶺是河南焦作武陟縣玉米種植大戶,今年玉米種植面積有2000畝。據他介紹,這次暴雨過后,他的玉米田受災面積達1000畝,其中絕收面積有500畝,減收面積有500畝。

  在河南,小麥、玉米是主要糧食作物,其中小麥在6月底前后已經基本收獲完畢,影響不大,但玉米此時正處于生長的關鍵期。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表示,河南轄區玉米收割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購期一般在10月中旬開始。

  河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張學林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河南種植的秋糧作物大多是夏玉米,一般6月10日左右播種,9月底10月初收獲。當前正是決定夏玉米穗粒數的關鍵時期。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農作物受災1450萬畝,成災940萬畝、絕收550萬畝。受災區主要集中在新鄉、周口、開封、安陽、焦作、鶴壁、鄭州等地,受災作物主要是秋糧作物,玉米、花生和大豆等。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吳存祥是農業農村部近日派往河南救災指導小組成員之一。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此次暴雨導致農田積水面積比較大,積水時間又比較長,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同時過水后玉米莖基腐病、青枯病、大小斑病都容易重發,因此當務之急是盡快排水。

  然而曾照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排水存在一定困難。“我自己的排水設備不多,功率也不夠大,周邊地區溝滿河平,水排不出去。”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在3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指出,由于部分地區的河道水位還很高,農田排水困難,災情還在發展。

  供不應求導致價格飛漲

  糧食是國計民生的基礎。作為我國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玉米受災嚴重,關系重大,其價格或將面臨上漲壓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玉米漲價一方面會提高飼料及深加工企業成本,進而導致豬肉、食用油、玉米淀粉等消費品漲價,增加通脹壓力,另一方面還會向外傳導,帶動小麥、稻谷等其他產品價格上升。

  值得警惕的是,自去年以來我國玉米價格一路高歌猛進。數據顯示,玉米每公斤收購價格從2020年1月初的1.81元飆升至今年3月底的2.72元,累計漲幅高達50%。

  

 

  去年以來玉米價格走勢。圖/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習銀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去年至今,玉米價格大漲,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供不應求導致的。

  從供應端看,從2016年起,我國開始對玉米進行去庫存。“當時國內玉米庫存達到2.5億噸,需要付出巨大的庫存費用。”為此,國家一方面將玉米臨時收儲制度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另一方面逐步減少玉米種植面積,降低玉米產量。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我國玉米播種面積開始逐年下降,2018年為4212.9萬公頃,2019年為4128.4萬公頃,2020年進一步降至4126.4萬公頃。

  同期玉米產量也呈現震蕩下降趨勢,2018年玉米總產量為25733萬噸,2019年雖然有所回升,但2020年為26067萬噸,持平略減。

  然而在去庫存的同時,伴隨全球玉米需求浪潮的巨大擴張,中國國內的玉米消費開始出現大幅上漲。

  李國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玉米消耗的大頭是飼料和工業用途,尤其是自去年以來生豬產能快速恢復,以及當年去庫存時上馬的玉米深加工項目。

  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20-2021年度的玉米產量將達到2.65億噸,但是,同期玉米國內消費量的預測值增至2.93億噸,預計玉米需求缺口為2800萬噸。

  “一邊在減少,另一邊在增加,這樣供需矛盾就顯出來了。” 李國祥表示。

  此次暴雨肆虐的河南,玉米是當地應季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而2019年河南省玉米產量占全國比重約9%,其玉米遭受災情,無疑影響較大。

  “河南是我國夏玉米主產區,這次局部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后,大家都比較關心我國糧食市場是否會受到不利影響”,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河南等地暴雨災害發生后,華北部分地區價格短期內出現了小幅反彈,玉米收購價每斤上漲2-3分錢,但并沒有帶動全國玉米價格上漲。

  提高單產才是最終出路

  面對局部地區初步顯現的價格上漲壓力,盡快復產減災顯得刻不容緩。

  在張學林看來,眼下河南受災玉米種植區域要從“促”和“防”兩個方面采取“三早”措施開展救災減災工作。“促”是指促進玉米苗由受淹脅迫狀態及早恢復到正常生長狀態;“防”是防治高溫高濕環境導致的玉米生長后期病蟲的發生和為害;“三早”是早開溝防漬澇,早追肥促恢復,早防病蟲保穩產。針對絕收農田,及早補種甜糯玉米等生育期短的填閑作物,降低受災損失。

  據悉,農業農村部先期前已經調運了2000臺抽水設施支援災區,調集100臺無人機開展災后施肥打藥作業服務。同時,調用國家救災儲備種子,協調16省的種子企業捐贈救災種子,可滿足500萬畝災后改種補種。

  目前河南已排出農田積水1190萬畝,改種補種15萬畝,災后病蟲防控240萬畝,追施肥100多萬畝。

  而從全國而言,為了穩定不斷上漲的玉米價格,今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打出一系列宏觀調控“組合拳”。據習銀生介紹,一是積極推動恢復增加玉米種植面積,二是擴大玉米進口,三是階段性實施小麥玉米替代,四是限制玉米轉做燃料乙醇等。

  從今年6月份開始,隨著供給偏緊的局面緩和,玉米價格高位回落。

  不過從長期來看,由于飼料用玉米和加工用玉米需求剛性增長,國內玉米緊平衡局面將長期存在。根據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9—2028)》顯示,未來十年,我國玉米供求總體上由平衡向趨緊轉變。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利用進口玉米穩定國內市場是最簡單便捷的辦法,但這并非長久之計,玉米自給率仍需要保持在安全線上。

  在習銀生看來,短期來看,國家要用好宏觀調整這只“有形的手”。從2016年的經驗來看,完全依靠市場調節是不夠的,市場反應往往滯后,因此需要通過宏觀調整提前避免風險出現。

  李國祥也提醒道,玉米價格看漲后,不少農民重新改種玉米,再加上今年雨水充沛,有可能要迎來玉米豐收,那么就又可能導致玉米產量階段過剩,這樣就重新回到2016年的老路上了。因此,國家有必要強化政策保障,穩定農民種植預期,同時嚴格控制玉米加工業產能擴張,確保玉米加工業發展“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

  “但從長期來看,提高玉米單產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我們的生產力”,習銀生指出。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超過美國17%,總產量卻只有美國的74%。這一鮮明反差的背后是我國與美國玉米單產上的巨大差距。

  2020年,中國玉米單產421公斤/畝,美國為735公斤/畝。1996年至2019年,美國玉米單產年增長8.5公斤/畝,良種貢獻65%;中國單產年增長4.5公斤/畝,良種貢獻45%。

  習銀生表示,“在這一方面,我們還有潛力可以挖。”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財經股市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QQ:2261036103,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新聞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潢川县| 承德县| 西乌| 永平县| 千阳县| 安顺市| 莆田市| 遂昌县| 金昌市| 嘉祥县| 郯城县| 万年县| 大连市| 商丘市| 佛学| 镇雄县| 宝坻区| 乌拉特前旗| 湟中县| 宣武区| 咸丰县| 盱眙县| 亚东县| 荔波县| 内黄县| 滦平县| 鄂托克旗| 龙陵县| 昌图县| 科尔| 禄劝| 拉孜县| 郧西县| 通化县| 建阳市| 白山市| 安达市| 靖宇县| 涿州市|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