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爱精品视频一区,亚洲欧美韩国,男女视频在线,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歡迎訪問財經股市網
70年巨變·邯鄲與共和國共成長
首頁 > 生活 > 正文

專家:北方防汛工程體系仍存在短板 防洪法已與現實情況不相適應

生活來源:澎湃新聞2021-08-04 11:10

  入汛以來,極端暴雨在我國部分地區引發的洪澇災害備受關注。

  8月2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研究所副所長劉昌軍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指出,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地區的防汛形勢整體偏好,而北方地區的極端降雨超過往年,在一些地方發生的洪澇災害暴露出我國北方地區防汛工作仍存在諸多短板。

  在氣候變暖,極端暴雨事件頻發多發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城市和鄉村對洪水的防御能力?

  劉昌軍認為,城市、鄉村都處在流域系統里,必須從整體考慮才能最大程度減少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于防洪標準較低的城市要提高城市的防洪標準;要加強區域洪水風險圖的編制和應用,讓基層防汛人員和群眾知道風險在哪里,知道風險的危害是什么,讓他們在面對極端暴雨時能夠最大限度的躲避風險;要加強洪水災害的宣傳和演練,增強公眾自我防護意識,加強韌性城市的建設;還應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設施的隱患排查,建立定期巡檢制度和應急處置預案,也要配備好相應的應急搶險物資。

  劉昌軍正在做中國洪澇災害風險防范與應急管理機制研究項目。他還指出,2018年機構改革,將水旱災害防治相關職責以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職責整合到應急管理部后,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以下簡稱《防洪法》)及相關條例部分條款已不適應機構改革后的現實需要,急需修訂。

  北方防汛工程體系仍存在短板

  今年入汛以來,南方的防汛形勢整體偏好,但北方地區的極端降雨超過了往年。通常,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北方的主汛期,但今年5月,黑龍江就發生了極端降雨過程,降水強度屢屢刷新。

  7月下旬以來,受極端強降雨天氣過程、第6號臺風“煙花”造成的風雨及近日上游來水的疊加影響,河北省邯鄲、邢臺等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截至8月2日,災害造成邯鄲、邢臺、石家莊等4市37個縣(市、區)65.4萬人受災,2人死亡。

  河南省政府8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日12時,全省共有150個縣(市、區)、1663個鄉鎮、1453.16萬人受災,農作物成災面積872萬畝,絕收面積380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142.69億元。

  特大洪澇災害還造成河南302人死亡,50人失蹤。其中,鄭州市遇難292人,失蹤47人;新鄉市遇難7人,失蹤3人;平頂山市遇難2人;漯河市遇難1人。

  “整體上看,相比南方地區,我國北方地區降雨量少,像今年這種極端降雨天氣并不多發,而北方防汛整體上,從防汛工程體系、防御意識、體制機制和南方相比還是存在很多的薄弱環節。”劉昌軍說,中小河流存在大量侵占河道等管理不規范的地方,這就造成了汛期來水后河道行洪不暢。下一步首先要進一步加強中小河流河道的管理,對洪水淹沒區的生產建設項目開展清理,維持河道的行洪能力和生態功能。

  其次,在北方中小河流提防的運行管理上,還存在很多差距,比如責任人落實不到位,運行管理機制不清楚,一些地方的水利基礎設施由于常年缺乏維護,經費投入不足,造成失修嚴重,也缺乏相應的管理資金,不能定期進行堤壩的巡查檢查和排查。

  “基本上都是有了洪水或有了災情以后再開展工作,這就晚了,應該是每年定期開展這項工作,但現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劉昌軍說。

  此外,由于南方經常下雨,南方在汛期的巡堤查險工作做得比北方要好,北方幾年才遇到一次大水,重視程度不夠。特別是一些險工險段可能存在隱患,缺乏相應的防御機制和防御措施。

  當前,全國防汛形勢仍然十分嚴峻。7月下旬以來,6號臺風“煙花”從浙江登陸,影響范圍廣、滯留時間長,多地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多條河流發生超警甚至超保洪水,臺風影響范圍內水庫在充分發揮攔洪削峰作用的同時,水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劉昌軍指出,從近幾年發生的水庫潰壩案例來看,中小水庫設計標準低,難以抵御超標準極端暴雨洪水,中小水庫安全度汛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

  另外,我國中小水庫的數量較多,水庫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仍待加強。一些水庫沒有安裝雨量站也沒有預報預警系統,防汛人員對入庫水量、水情信息無法及時掌握,處于信息盲區的狀態。

  劉昌軍表示,近年來,水利部出臺了水庫“三個責任人”和關于加強水庫預報預警安全度汛等通知,正在逐步開展中小水庫監測預報預警工作。

  “我們對洪水的防御目標是,標準內洪水不能潰堤,超標準洪水不能對高密度人群產生重大災害影響。”劉昌軍解釋說,堤防的設防標準防御的是標準內洪水,對于超標準洪水,現有設防標準常常難以抵御,因此要做好監測預警,減少潰堤事件的發生,并通過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比如聯合運用水庫、蓄滯洪區等,引導洪水流入指定的區域,以減少洪水潰堤對高風險區或人口高密集區的淹沒影響。

  防汛“最后一公里”還需進一步打通

  事實上,2016年,河北邢臺遭遇的“7.19”特大洪水災害,早已給北方防汛工作敲響了警鐘。

  邢臺“7.19”特大洪水災害發生后,水利部連續出臺了多份關于加強中小河流治理的相關要求,采取了“四不兩直”的方式對中小河流開展防汛備汛檢查。無論從認識上還是管理措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各地在執行上,由于地方防汛責任人流動性大,懂防汛工作的專業人員較少,雖然制度、要求寫得都很清楚,但層級人才隊伍比較薄弱,缺乏專業的人員去執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目前,基層人員分散,人員不足,造成了基層的防汛隊伍不健全,再加上現有的基層防汛隊伍里大都不是學水利專業的,而是從不同行業里轉過來的,防汛‘最后一公里’沒有打通,極端自然災害來臨時,依靠基層現有的人員完成不了防御工作任務。”劉昌軍說,“希望基層的消防、地質監測、森林防火等多支隊伍能合成一支隊伍,加強基層防汛人才隊伍的整合,進行長期的專業培訓,在防災減災應急搶險等方面發揮更好的作用。”

  在東部地區,杭州等一些城市利用大數據搭建了智慧水利平臺,可以通過模擬不同降雨的情況及時掌握城市的淹沒風險區。中西部城市能否也搭建類似的信息化平臺及時掌握城市的內澇和淹沒風險?

  劉昌軍在調研中發現,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是,在浙江等東南沿海發達城市,一個縣區就能拿幾千萬投資進行智慧城市及智慧防汛體系建設,但對于中西部地區,一個省開展智慧防汛體系建設投資相對較少,資金的投入量難以滿足。另外,在認識方面,東部地區對于信息化的認識和運用遠超過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數據信息很難獲取,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防洪法已與現實情況不相適應,急需修訂

  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防洪法》,是我國防治自然災害方面的第一部法律。《防洪法》實施20多年來,雖然進行了3次修訂,但相關規定顯然已不適應機構改革后的現實需要。

  2018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水旱災害防治相關職責以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職責,整合到應急管理部。

  應急管理部的“三定”方案規定應急管理部指導協調水旱災害防治工作;水利部“三定”方案規定水利部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相關要求,組織編制洪水干旱災害防治規劃和防護標準并組織實施,承擔水情旱情監測預警工作,組織編制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抗御旱災調度及應急水量調度方案,按程序報批并組織實施,承擔防御洪水應急搶險的技術支撐和臺風防御期間重要水工程調度工作。

  “現行《防洪法》的規定明顯不適應當前國家機構改革的要求。”劉昌軍正在做中國洪澇災害風險防范與應急管理機制研究項目,對涉及防汛法、防汛條例以及技術標準、預案所有不相應的地方進行了系統梳理。他說:“防洪法的部分條款是基于之前國家防辦職能在水利部時設定的一整套職責,但現在防洪法以及相關的很多防汛管理條例都不適用了,需要國家層面解決、調整和完善。”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財經股市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QQ:2261036103,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新聞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榕江县| 普陀区| 延长县| 蓬莱市| 海盐县| 甘德县| 临邑县| 蒙城县| 安庆市| 安宁市| 长白| 繁峙县| 韩城市| 临漳县| 芦溪县| 阿尔山市| 呼伦贝尔市| 登封市| 若羌县| 沽源县| 淮阳县| 象山县| 长子县| 邮箱| 六安市| 冷水江市| 乐亭县| 鄂伦春自治旗| 普宁市| 武宁县| 龙川县| 自贡市| 武隆县| 宿迁市| 大名县| 汕头市| 禹州市| 政和县| 米泉市|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