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游覽 溫“暖”都市
此次春節假日主題為“樂嗨過大年、皆得你所愿”,根據市民游客差異化的文旅需求,上海文旅行業策劃推出超過500項“十大主題游”系列活動和產品,吸引大量市民游客。久事集團會同黃浦江沿岸各區推出“新春團圓飯”等賀新春項目,并攜手黃浦等區推出“游船+豫園燈會”“水陸聯動”套票和“樂嗨上海過大年之微游楊浦濱江水陸聯動線上游活動”。假日七天,浦江游覽接待游客7.24萬人次,同比增長239%。
中共一大紀念館等紅色場館舉行升旗儀式,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參與。徐匯等區策劃海派城市考古線路,挖掘展示武康路等歷史文化名街背后的紅色文化。
節日里,申城還開展非遺燈會、民俗游園、非遺表演等活動,推動傳統民俗進社區、進商圈、進景區,讓市民游客更好親近城市空間、探尋城市記憶、感受城市美好。2023年豫園燈會以《山海經》為藍本,提煉上古神話中的形象、故事,經由實景結合AR現實增強等各種“黑科技”輔助,讓欣賞過燈會的老上海和首次體驗的年輕人同時感受到別樣美。嘉定區推出“非遺公園+”新春賞燈游園,上海歷史博物館推出館藏年俗文物展,東方綠舟度假區推出“非遺進酒店,樂嗨過大年”兔年新春主題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迪士尼樂園、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上海歡樂谷分別推出迪士尼冬日奇幻冰雪節、“玉兔歡騰靈猴迎春”主題活動等一系列沉浸式主題體驗,吸引了眾多游客。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外地游客占比約為60%,來自江蘇、浙江、北京的團隊訂單呈明顯上升趨勢。
藝術美展 點“靚”假日
同樣在佳節里,市區文旅部門推出各類文博展覽142項,吸引市民游客駐足參觀,觸碰藝術、感悟歷史、神游世界。
上海博物館重磅推出《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和“玉兔精靈”兔年迎春特別展覽,集聚世界大家之作,完整呈現從文藝復興至19世紀后印象派的歐洲繪畫史,同時生動展現從西周到清代人類對兔子長久觀察和喜愛。春節期間,上博累計接待游客4.7萬人次,同比增長81%。39家美術館推出展覽86項,接待游客23萬人次,同比增長3%。中華藝術宮的《藝術百年光風霽月——上海近現代美術作品展》、浦東美術館的《絕美之境: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珍藏展》、西岸美術館的《她們與抽象》展、上海外灘美術館的《暗游》等展覽,為市民游客提供多樣的文化體驗。
令人欣喜的是,本市演出場次也大幅增加,演出消費呈大幅回升態勢。春節七天共安排演出場次達到602場,同比2022年增長32%,銷售票房約1026萬元,同比增長42%。上海大劇院領銜的新春交響音樂會和天蟾逸夫舞臺領銜的京劇演唱會、昆劇《販馬記》等戲曲演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英國經典鬧劇《演砸了》以及亞洲大廈沉浸式音樂劇等輪番上演,豐富了假日市場,吸引了大量觀眾。
充分融合 拉動消費
依托“文旅+”“+文旅”平臺,推動消費業態充分融合,有力拉動城市交通、購物、餐飲、住宿、娛樂等業態消費。春節假期,申城納入監測的主要旅游景區接待游客412萬人次,恢復至疫情前約九成。其中,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科技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游客量分別同比增長86%、90%和95%。
各大酒店集團推出客房餐飲組合。春節假期,親子娛樂、民俗活動、文化主題、數字藏品等特色產品,提升供給品質和服務能級,有效拉動消費。萬豪國際上海地區的53家酒店整體平均出租率達到50%,希爾頓酒店集團旗下酒店假期平均出租率為50%,綠地酒店旅游集團上海區域酒店出租率達到70%以上,錦江國際集團上海地區8家高檔酒店出租率達60.28%。申城鄉村民宿總入住率約七成,其中五星級鄉村民宿入住率超過95%。
市文化旅游局局長方世忠表示,這充分印證,只有從上海最有資源、最有優勢的地方出發,突出上海文旅“都市型、綜合性、國際化”特點,注重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科學統籌,奮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卓越實踐,才能加快上海文旅行業的全面復蘇和重振,更好地構建起文旅領域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