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門診量激增,支原體陽性占三四成
“一開始咳嗽,現在又發燒了。”劉小姐臉色蒼白、一臉疲憊,強忍著不適在公司上班半天,就趕緊請假回家了。她說,自己15日就咳嗽發燒了,病情起起伏伏,26日又燒起來,“已經感染好幾次了,這一次好像很纏綿”。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記者調查發現,最近不少用人單位因病請假的員工增多,而學校也發出提醒:學生發燒要回家,不要帶病上課。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陳運彬告訴記者,目前的確有一波呼吸道疾病的小高峰。“越秀院區每天兒科門急診近1000人,平時500人左右,增加了一倍。從兒科門診就診患者核酸檢測來看,支原體陽性率較高,占比30%-40%,甲流和乙流共占20%左右。新冠則沒有常規做檢測。”
“確診了感染的是什么病毒,再對癥治療。”陳運彬表示,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存在濫用抗病毒藥物的傾向,這不僅無法起到實質性的治療作用,還可能讓人體對此類藥物逐漸產生抗藥性,一旦真正需要使用時,效果或大打折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兒童百日咳亦多發,不可亂用藥物
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春季氣候轉暖,過敏原和灰塵等增多,易損傷呼吸道黏膜;同時,大風和劇烈氣溫變化也利于病毒傳播。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科主任印根權也向記者透露,目前兒科門診就診出現了一波小高峰,支原體感染、流感、百日咳等多見,特別是百日咳。“我們建議百日咳不可亂用藥物,還是要用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時可以選復方磺胺甲異噁唑。”
據了解,百日咳是一種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統傳染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且伴有深長的“雞鳴”樣吸氣性吼聲,病程較長,未經治療咳嗽癥狀可持續2-3個月,多見于5歲以下兒童,其中以6月齡以下嬰兒發病率較高。
針對百日咳,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規定幼兒在3、4、5、18月齡均應接種百日咳疫苗。印根權表示,目前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為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可免費接種;四聯疫苗、五聯疫苗為非國家免疫規劃疫苗,自愿自費接種。“建議國家引進無細胞的組分純化疫苗(現在使用的疫苗是無細胞共純化疫苗),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印根權說。
新冠并未消失,有市民第三次感染
春季天氣變化無常,早晚溫差大,易讓人無法及時適應、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虛而入。
40歲的陳女士最近第三次感染新冠了。她出差了一段時間,加上熬夜沒有休息好,身體本身比較疲乏,前段時間又多次去醫院探望朋友,就中招了。“從沒測出過這么清晰的‘陽’線。除了咳嗽、發燒外,腹瀉也很明顯。”
一般來說,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或者肺炎支原體,往往會伴隨發燒、咳嗽等癥狀。陳運彬指出,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型感冒、流感、肺炎、支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也會引起腹瀉。
康復期仍疲乏?好了也得養一個月
不少感染流感的患者發現,服用抗病毒藥物(比如奧司他韋),同時對癥治療,緩解發熱、肌肉酸痛等不適后,癥狀明顯好轉,甚至病毒檢測都已轉陰,但是在康復后的一段時間里,總是感到疲乏無力,精神狀態一直不太佳。
對此,陳運彬解釋:“原因是在病毒侵襲人體后,人體對它發生反應、釋放炎性介質,在消滅病毒的同時自身一些臟器也受到損害,有些毒素還殘留在身體里,所以人會感到疲乏、沒有勁。”
但也不用過于擔心,身體是可以恢復的。陳運彬表示,前提是不要硬扛,注意休息。“我們發現有些康復者過于操勞,導致病情反復。在康復期要多休息,少熬夜、少加班,康復期要一個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