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進行融資的主要場所,資本市場能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必要支持。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各板塊的配套制度逐步完善,制造業企業融資更加便利。資本市場需要在不斷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對制造業的支持,助力我國優質制造業企業的發展。
制造業IPO家數占比提升
資本市場支持制造業企業IPO持續發力。根據Wind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IPO公司中制造業大類企業占比顯著提升,由2018年、2019年的接近68%,提升至2020年的約76%,今年以來,制造業企業上市家數已達220家,占IPO總數的74%左右;從細分行業來看,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行業所屬IPO公司占比較高。
在定向增發方面,統計顯示,2021年1月至6月,上市定增融資1977億元,同比微降1%。制造業上市公司定增主要集中在高技術、裝備制造業和上游原材料行業。
在上半年制造業融資環境總體穩定的同時,我國制造業總體繼續保持擴張態勢。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4%,低于上月0.5個百分點,繼續位于臨界點以上,制造業總體繼續保持擴張態勢。
談及7月份制造業PMI,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介紹,7月份,部分企業集中進入設備檢修期,加之局部地區高溫洪澇災害等極端天氣影響,制造業擴張力度較上月有所減弱,但大多數行業PMI仍保持在景氣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新動能發展態勢良好。今年以來,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PMI始終高于制造業總體,7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PMI穩中有升,分別為55.0%和52.4%,高于上月0.3個和0.9個百分點,反映高端制造業持續較快發展。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電氣機械器材、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及儀器儀表等行業PMI均較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及以上,行業擴張加快。
多層次資本市場提供融資“沃土”
近年來,圍繞如何加強制資本市場對制造業企業的支持,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7月份,資本市場助力制造業發展再次被提及。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國資委、證監會6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企業融資能力建設和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優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分析人士認為,培養優質制造業企業,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給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同時,利用資本運作方式優化制造業資源配置,不斷提升全產業鏈的競爭力。資本市場的融資模式對于研發投入規模較大、風險較高、利潤回正周期較長的戰略新興制造業更為匹配。
當前,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不斷推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在助力制造業企業IPO發行、債券發行等方面愈加通暢。科創板聚焦支持“硬科技”企業融資,開市兩年來運行平穩。統計顯示,自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以來,科創板上市公司已超300家,總市值突破4.5萬億元。截至今年5月,在科創板的上市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占比36%,高端裝備制造占比16%,新材料占比13%。
華安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郭倩倩表示,高端制造業具有技術密集、高附加值的特點,該行業發展離不開持續研發資金的支持,而科創板的推出為國內發展高端制造業、推動產業升級,提供了豐厚“沃土”。
債券市場也是制造業企業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來,我國圍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造業企業債券融資取得一定成果。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曾于今年4月30日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將繼續完善債券發行注冊制,嚴把發行準入關,支持更多優質企業融資發展。此外,還將深化債券品種創新,穩步推進綠色債、科技創新債、股債結合產品等債券品種。
并購重組為產業升級賦能
資本資源是支撐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要素之一。因此,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同時,利用資本運作方式優化制造業資源配置,不斷提升全產業鏈的競爭力。其中,并購重組是促進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式。
從滬深上市公司看,不少制造業企業借助并購重組優化了產業布局。以鋼鐵行業為例,寶鋼股份吸收合并武鋼股份后,新成立的寶武鋼鐵集團成為特大型鋼鐵企業,鋼鐵行業進入到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資本市場如何更好地支持制造業升級?一方面,完善企業并購重組機制,加大對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做優做強、提升效能的支持力度,在資本市場的平臺上,為制造業創造更好的資源整合的條件;另一方面,加強對企業并購重組的監管,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構建透明高效的審核機制,積極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當前,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交易較往年無明顯下降。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A股市場并購重組交易單數為1215單、交易金額為5532億元。為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主渠道功能,證監會以證券法修訂和注冊制改革為契機,深入推進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持續激發和釋放市場活力,簡政放權,壓減行政許可事項,提高交易便利水平。目前,需向證監會報審的項目占全市場并購重組交易總單數的比例不足3%。同時,豐富支付工具,積極服務多元投融資需求,其中“定向可轉債并購”已實現“試點轉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