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前幾次降準往往會在國常會先釋放信號的慣例而言,多位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此次降準超出市場預期。
不過,在今年3月初的國新辦“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回答記者關于央行是否仍需考慮降準或降息來刺激經濟增長的提問時表示:“用降準的辦法來提供長期的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考慮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使整個流動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這一表態也讓市場各方認為,此次降準合乎邏輯、合乎情理。
那么,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的此次全面降準,將給股市、債市、房市帶來哪些影響?
股市:期待基本面實質性改善
通過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為各行業提供信貸支持,推動經濟修復提質增效,是各方關于此次降準的共識。對于A股市場,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及風險偏好。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在當前時點,降準的信號意義可能大于實際效果,流動性并非股票定價的核心矛盾,基本面實質性改善仍是關鍵。
“降準所釋放的穩定信號對股市更具積極意義。”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避免了流動性收縮,保證了資本市場流動性穩定,有助于提振市場情緒;另一方面,降準后,銀行體系支持實體經濟能力增強,信貸投放能力改善,也間接有助于經濟恢復和資本市場回暖。
星石投資副總經理方磊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此次降準傳達出較強的政策主動性信號,對資本市場情緒有較大的提振作用。不過,從歷史經驗看,降準與市場指數的上漲并沒有必然聯系,降準并非扭轉市場走勢的關鍵一步。
短期來看,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告訴《金融時報》記者,目前,經濟復蘇基礎還不夠穩定,人民銀行通過降準釋放政策信心,股票市場在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和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將繼續圍繞經濟復蘇概念進行交易。
從中長期來看,方磊認為,A股走勢主要取決于國內經濟基本面,降準再次確認了年內宏觀政策將保持穩健有力,在經濟維持復蘇的趨勢下,股市或有不錯表現,尤其是那些受益于國內宏觀經濟修復的板塊。
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也表示,近期,歐美銀行風險對A股市場沒有實質性影響,短期內可能影響風險偏好,但A股中期表現更多取決于國內經濟情況與政策周期,1月至2月的經濟數據驗證了開年以來的修復趨勢,整體符合市場預期。伴隨政策環境和改革方向進一步明確及落實,后期A股市場主線有望再度聚焦,顯現相對韌性,逐漸改變當前熱點散亂和快速輪動的現象,并提振市場整體信心。從結構層面看,經濟修復主線以及部分有望受益產業政策支持的細分成長領域均值得關注。
債市:影響或偏中性
年初以來,銀行間流動性相對偏緊。業內普遍認為,改變投放資金的久期結構、緩解銀行間資金偏緊局面,是此次降準的重要目的。基于這一判斷,進一步談及對債市可能造成的影響時,不少研究機構給出了“提振情緒”和“影響中性”兩個判斷。
短時間來看,3月17日,人民銀行公布降準消息后,當日長端利率先回落后小幅上行。全天來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前一交易日上行0.5個基點。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表示,對債券市場而言,此次降準在時點上超市場預期,結合當前基本面“弱復蘇”,因此,短期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債券市場表現。
“開年以來,銀行信貸保持了較高的投放強度,1月至2月信貸累計同比多增1.5萬億元。”王一峰也認為,對債市而言,降準是流動性的深度釋放,配合連續超量續作的MLF,銀行體系流動性壓力將得以緩解,有助于呵護資金面平穩運行,同業存單利率有望走低,所釋放的積極信號也能推動債券收益率曲線長端下移。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回溯歷史進行比較,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認為,單從降準角度而言,并不能直接決定資金利率和長端利率的變動方向。
“降準后,能否推動利率下行,要觀察經濟修復狀況和信貸社融情況。從已公布的1、2月份經濟數據來看,地產投資有所回暖、消費略超預期,此外,工業增加值、基建、制造業投資亦表現較好;從政策訴求來看,仍然是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而且宏觀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經濟和信用修復的態勢大概率可持續。因此,預計資金利率中樞很難進一步降低,長端向下空間有限。”孫彬彬表示。
“降準對于債券市場情緒面的影響大體上是正面的,但對于估值面的影響是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鑒于情緒面只會在較短期內影響債券市場,因此在降準之后的短暫時間內債券收益率大概率會下行;估值面則是影響債券市場中長期走勢的關鍵因素,此次降準有為銀行體系補充流動性、降低跨季資金波動的作用,但不會導致DR利率明顯下行,也不會直接影響到OMO和MLF利率,因此降準后債券收益率不一定會趨勢性下行。”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10年期國債等長端利率品而言,這很可能是一次偏中性降準,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基本運行于2.65%至3.05%的區間。
開源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陳曦也表示,此次降準對債市影響中性。貨幣市場利率大概率將繼續圍繞政策利率波動,不大起大落,為經濟運行的整體回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房市:助力行業修復
隨著此前穩地產政策“組合拳”漸次落地,開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呈現逐步修復趨勢。此次降準落地,結合過往經驗,業內人士認為,有助于進一步促進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房地產領域的支持,或在短時間內對地產板塊起到催化效果。
孫彬彬表示,此次降準的目的或仍是致力于推動商業銀行持續擴張信貸,進一步致力于地產資產負債修復和穩增長。
“年初以來,地產融資加快改善,已在推動1月和2月地產投資和竣工積極回升。” 申萬宏源宏觀研究部負責人王勝表示,本次降準后,實體部門信用擴張環境得到進一步保障,在當前“保交樓”存量規模待形成實物投資背景下,可對今年地產投資和竣工更樂觀些。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降準后,對于房企獲得更多的開發貸款支持和個人按揭貸款政策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中金公司研究部不動產與空間服務行業分析師李昊也認為,降準進一步釋放流動性,對于地產基本面復蘇和風險防范化解存在積極影響。開年以來,樓市邊際有所回暖,往前看,考慮到各地樓市政策仍較為溫和,降準等宏觀舉措也對地產供需兩端提供了進一步的流動性支持,有助于居民端購房預期和能力的邊際修復,樓市的邊際復蘇趨勢具備一定的延續性,但需要注意空間上的分化特點可能有所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