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比亞迪漢如脫韁野馬一般,斬獲5位數月銷量。
不同于燃油車,新能源的確會有產能受限問題存在,更注重電氣化的產品必然會更加依托于全球化的產業鏈約束,前兩天,不還有爆料稱大眾有可能受到芯片存量風波,而受到產能的潛在威脅。
比亞迪漢同樣如此,大量的采買芯片,以及三電技術產能略慢,使得新車產能略有跟不上。
之前我們問詢了4S店內的一些朋友,稱“部分配置、部分顏色有現車”,言外之意,大部分車輛都沒有現車,需要等,而且等的時間并不短。
從比亞迪漢上市銷量曲線中可以分析出來,這款被譽為打破特斯拉封鎖的高端電動轎車,銷量持續攀升。
其8月銷量4000余,9月份銷量5000余臺,10月份攀升至7000余臺,而11月迅速破萬,釋放的不僅僅是比亞迪漢銷量,還有迎刃而解的供應鏈問題。
比亞迪漢,是真正意義上能夠從特斯拉嘴里搶奪市場的自主新能源。
雖然最近宏光MINI銷量走勢極好,媒體也表示“特斯拉沒有完成的工作,宏光MINI做到了”,但事實上行業極為默契的是,宏光MINI僅僅是憑借著低價優勢,下潛到了此前的入門級市場。
宏光MINI靠的是價格,并不是產品上的硬核實力。
比亞迪漢銷量持續走高的關鍵,就在于產品層面的吸引力,畢竟從價格維度上來說,比亞迪漢的價格已經與Model3能夠直接對抗。
兩款車型的起售價差距,已經縮小到了10%,而與Model3銷量破萬相同的是,比亞迪漢也完成了階段性的成功,顯然對于特斯拉來說,漢是真正意義上搶奪了一定市場份額。
相比于特斯拉,漢有自己的優勢。
背靠比亞迪傳統造車工藝,漢的優勢在于擁有比特斯拉更好的做工以及工藝,最為關鍵的是用料標準也向合資車看齊。
這意味著在表層體驗感上,比亞迪漢能夠做得更好。
而特斯拉優于比亞迪的優勢在于,特斯拉擁有更好的充電服務配套措施以及品牌價值,同時自動駕駛優勢以及科技感更吸引人。
綜合分析,30萬以內的新能源轎車選擇,比亞迪漢與Model3選擇任何一款,都不會有問題。
這也從另一方面可以看的出來,自主品牌在搏擊外資品牌上,有了自己的力量儲備,特斯拉一直奉行自己為行業領導者,漢的出現以及漢的熱銷,從根本上沖擊到了特斯拉的原有市場份額。
顯然,比亞迪的“大漢王朝”,深深刺入了特斯拉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