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4.0版本,其中明確了無人化測試的申請要求,重點要求測試主體取得T3及以上測試能力,并在開放道路安全測試里程達到3萬公里,通過封閉場地內的無人化測試評估。這是目前全國最高安全要求、最高門檻的無人化測試政策。也正是在嚴謹又鼓勵開放創新的政策環境中, 北京市自動駕駛的發展已邁入規模化測試與小范圍試運營的階段,北京正引領全國甚至全球的自動駕駛產業發展。
從自動駕駛技術演進的路徑來看,前期技術測試驗證主要分為場地測試、道路測試、無人化道路測試(車內有安全員)和車內無人道路測試四個階段,最終形成適應實際道路運行的安全技術系統。無人化道路測試,對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要求大幅提升,同時也為自動駕駛車輛運營削減了成本,是全球目前為推動自動駕駛車輛商業化、規模化落地重點的突破方向,可以說無人化已成為行業中技術的制高點。
無人駕駛三要素:前裝量產、AI司機、5G云代駕
在無人化方面,今年9月,百度聯合央視首次公開展示了去掉安全員的完全無人駕駛技術。值得一提的是,此次Apollo在京開展的無人化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此前就取得了目前中國最高技術等級、最高標準、測試場景最難的T4開放道路測試資格認證,這次又經過了更為嚴苛的無人化專項測試。
無人化自動駕駛系統涉及復雜的車輛軟硬件技術,任何的單點失效最后都會不同程度的影響自動駕駛測試過程中的行車安全。據了解,百度此次獲取無人化測試通知書的自動駕駛車輛從底盤設計到計算單元,從各類傳感器到上層算法模塊,具備多層全棧冗余設計,使無人化自動駕駛車輛能夠輕松應對實際道路測試期間所有車輛硬件和軟件失效問題。
另外不可忽略的一點,無人化自動駕駛車輛在實際道路測試期間可能會遇到很多情況,比如社會車輛違章停車導致自動駕駛車輛必須跨越雙實線借用對向車道才能繼續行駛,在當前的法規下,自動駕駛車輛不被授予違反交通規則的權利,百度透露目前為無人化自動駕駛車輛都配備了5G云代駕系統,在上述場景下可以通過遠程安全員遠程控制的方式,使車輛快速脫離當前困境后恢復車輛自動駕駛,同時擁有更高優先級的車端系統對車云網絡連接、數據加密認證、遠程控制指令合規性、潛在碰撞風險等進行全方位實時檢測和預警,保證5G云代駕期間無人化自動駕駛車輛的絕對安全。
在交通強國戰略指引下,在北京市相關部門的指導下,以百度為代表的自動駕駛研發企業將加速推動無人化技術成熟,并逐步實現無人化車輛開放、規模化地商業運營,讓自動駕駛技術真正為市民帶來安全、美好的新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