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地產商,在地產領域深耕多年,如今集團總資產已過萬億。之前傳出恒大將要進入汽車工業領域,也掀起了很大一陣討論,畢竟恒大財大氣粗,誰也不知道恒大將如何出牌。不過雖然造車口號喊得震天響,但這么久過去卻依舊沒有水花,在上海車展上更是被人質疑站臺上擺著的僅僅是幾款“模型車”。
針對此類疑問,恒大汽車集團的總裁言簡意賅地表達了他的自信:對于一個總資產2.3萬億元,年銷售規模超過7千億元和世界500強的企業,你就得找到一個跟自身匹配的行業。這100萬輛很簡單,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這幾句話足以看出恒大這個資本巨頭的實力與雄心。根據數據統計,恒大目前已經在新能源造車領域內投入了474億元,是很多車企望而不及的數據。
以幾家國產新興品牌為例,蔚來、理想、小鵬被市場并稱為新興勢力,而他們在這方面的資本投入分別為835億元、363億元、458億元,可以看到除了蔚來以外,其他兩家作為發展多年的企業,研發資金甚至還不如恒大當前階段的投入。
回顧恒大自宣布造車以來的一系列操作,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合作、并購等方式,瘋狂“買買買”,將有實力的企業納入自己麾下。隨著45億美元收購NEVS,恒大現如今已經有了制造純電整車的資質。
不僅如此,恒大還收購了Protean、e-Traction兩家輪轂電機制造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企業都是全球范圍內的行業佼佼者,收購之后恒大已經具備了行業范圍內較為領先的三電系統制造能力,恒大的“金錢果實”能力可以說是相當豪橫了。
而在車輛的底盤部分,恒大又從本特勒公司手中收購了3.0底盤架構。要知道本特勒在底盤制造領域內可以說是頭部品牌,在汽車工業相當發達的德國,本特勒也能夠排進汽車零部件銷售榜單的前十位。
綜上所述,恒大的收購并購計劃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買國際上領先的技術,成為集合了眾多領先技術的超大集團,一舉成為全球性的知名汽車廠商。那么作為消費者而言,可以保持耐心觀望一下,恒大集團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