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年,隨著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成功赴美上市,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熱切關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得益于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蔚來、小鵬、理想上市以來股價幾乎全部翻番,造就新一批億萬富豪,風投人和散戶也隨之創富。在實力和科技兩方面,全球汽車行業原有格局發生了傾斜。
而造車新勢力中沒有一家賣得過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供應商比亞迪。一如造車新勢力,比亞迪的股價近期漲勢如虹,過去一年漲幅高達156%。比亞迪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背靠股神巴菲特,坐擁堅實的行業基礎,并且實現了盈利。2020年,比亞迪銷售額上升逾25%至250億美元(約合1,566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增至6.6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了一倍多。如今,該公司市值高達約1,100億美元,把通用(850億美元)和福特(560億美元)統統甩在了身后。比亞迪在財務和股市方面表現俱佳,助推公司CEO王傳福登上“2021福布斯中國最佳CEO榜” 第三名的位置。
比亞迪CEO王傳福。
圖片來源:比亞迪
王傳福言語溫和,說起話來向來單刀直入。工程師出身的他一步步走到了商界領袖的位置。接受福布斯中國書面采訪時,王傳福給出了為在瞬息萬變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保持領先地位,CEO應具備的素質。他指出:“市場如戰場,競爭像打仗,將軍很重要,這就需要我們企業家要起到帶頭作用。”王傳福還談到了其它重要的領導品質。“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和“鍥而不舍的毅力,要堅持,不放棄”。最后他強調,“還要埋頭苦干,企業家要示范帶頭,埋頭苦干、多干少說”。
王傳福攜比亞迪布局電動汽車,有助于加速全球汽車行業向數字化和電動化轉型,而過去136年間,內燃機一直在美國主導的世界汽車舞臺上唱主角。摩根大通汽車行業分析師Nick Lai稱,今天汽車行業轉型無異于10多年前傳統手機向智能手機的轉型。而身處變革中央的正是中國,根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全球2020年近三分之一的機動車輛產自中國,較2008年上升13%。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也是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領頭羊,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40%至300萬輛,而在疫情期間,汽車總銷量下降了15%。Statista表示,今年的汽車銷量將從2017年8,000萬輛的峰值降至6,980萬輛。
55歲的王傳福所創立的比亞迪擁有包括公交車、出租車、長途客車、私家車、物流、建筑和環衛車在內的電動汽車系列。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特斯拉2019年在中國新工廠開始量產,提高了中國個人零售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吸引力的認識,這讓比亞迪受益。“特斯拉是在教育客戶,”Lai上周在上海美國商會的一個播客上說。王傳?,F在正在用新車型來吸引這些客戶,拓展在電動汽車批量銷售方面以外的優勢。
總部位于上海的咨詢公司Automobility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Bill Russo表示,王傳福在中國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表明中國企業愿意轉向有機會的領域”。“中國公司似乎明白了外國公司不明白的一點,那就是移動行業的未來并不是對過去的推斷。”相反,電動汽車的成功將需要機敏的企業家,他們能夠迅速適應,并將目標對準全球最愿意嘗試新產品的中國年輕客戶。Russo表示,外國汽車制造商“完全忽視了這一點”。“(比亞迪的)最終目標是從電池業務中獲取價值,而電池業務從一開始就在那里," Russo稱。“這是非常聰明的。”
僅在今年6月,新車型就幫助比亞迪銷售了4.1萬輛新能源汽車,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創下月度銷售紀錄。今年前六個月,比亞迪售出154,579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154.76%。王傳福的整體成本低于競爭對手,這是由于他的內部零部件優勢,所以他的狀況相對較好,能夠在與中國傳統汽車制造商、跨國公司和百度等正在進入汽車行業進行多元化經營的互聯網公司的競爭中生存下來;中國在線搜索的領頭羊百度宣布計劃與汽車制造商吉利進入電動汽車業務。Russo表示,比亞迪在市場上不一定能與跨國品牌匹敵——一些中國買家無論如何都會為這些外國品牌支付溢價,但相對于國內競爭者,比亞迪可以在中高檔市場中表現出色。至于網絡服務,王傳??梢栽诤献鞯耐瑫r,繼續將他的業務推向全球。迄今為止,比亞迪在50多個國家及地區交付新能源車輛,其中包括在美國加州組裝的巴士;在中國,比亞迪的合作伙伴包括豐田,比亞迪與豐田有一家合資的研發公司。在疫情期間,海外銷售占比亞迪去年業務的39%。比亞迪迄今為止的成功造就了至少三位億萬富豪:王傳福、副董事長呂向陽(身家120億美元)和夏佐全 (身家39億美元)。
王傳福出生在中國安徽無為縣,他從冶金物理化學系畢業,考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電池研究中。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擔任副主任一段時間后,他受到了20世紀90年代席卷中國的具有改革意識的創業浪潮的影響。他所在的研究院在私營企業圣地深圳成立了一家公司,這最終啟發了王傳福與他的表哥呂向陽于1995年在深圳成立了比亞迪,雖然后者當時還只是一家可充電鎳電池公司。2003年,王傳福正確地察覺到他的電池在汽車領域應該會有用武之地,比亞迪正式進入汽車行業;2008年,比亞迪開始銷售第一款油電混合動力乘用車。
比亞迪第一百萬臺新能源車下線儀式的現場。
圖片來源:比亞迪
對于電動汽車的未來,王傳福是中國最樂觀的信徒之一。他在采訪中指出,今年前六個月,中國汽車市場的電動汽車滲透率從1月份的6.43%上升至了6月份的約14%。“新事物發展速度從來不是等比例的,行業格局調整速度比想象的還要快,”王傳福說;“預計到2030年,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占比有望達到70%。”
秉承王傳福所說的“全產業鏈+全市場”的電動車戰略,比亞迪現在擁有電動汽車制造領域的多項核心技術,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和汽車半導體。然而,在王傳??磥?,在所有這些組件當中,電池尤其重要。十年前,消費者擔心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現在擔心的則是它們的產品安全,而這也涉及到電池。按照比亞迪的宣傳,他們在重慶一家耗資約15億美元的工廠生產的新型“刀片電池”比普通鋰電池更安全。
此外,半導體對王傳福的未來規劃來說也很重要。比亞迪半導體公司已從母公司剝離出來,計劃今年在中國上市。其生產目標將是各種功率半導體,例如絕緣柵極晶體管、智能控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和光電半導體等。王傳福說,這項新業務的更大目標是“擴大生產規模,加速公司成長,為公司及產業創造可持續價值。”
除了目前的市場,比亞迪還在積極尋求擴大電動乘用汽車的海外銷售。今年5月,該公司宣布將在今年內向挪威發貨1,500輛唐EV。2021年2月,它與澳洲客戶Nexport宣布在電動乘用車領域達成合作。此外,比亞迪還在繼續擴大其在全球電動公交車市場占有率:本月,它宣布首次向南非上路試運營幾輛電動公交車——雖然只有兩輛,但這是繼上個月向芬蘭交付43輛純電動大巴之后的又一個市場。在美國,比亞迪還在加州設有一個電動巴士工廠,雇員約800人。
至于王傳福對比亞迪在2025年的愿景是什么?他回答說:“我們相信,到2025年,比亞迪會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鑒于其目前的發展勢頭,我們很難有不同意見。(邯鄲小程序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