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理想宣布發展增程動力系統時,大眾汽車中國CEO馮思翰就曾表示:“增程式電動車從單車角度來看具備一定價值,但從整個國家和地球的角度來看,簡直是胡說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此后理想ONE的實際銷量超越大眾品牌大中型SUV銷量之和。
IT之家了解到,在問界M7發布后,余承東接受采訪時被問及有觀點認為增程式電動車只是過渡路線,他表示,這是胡扯,把增程發動機去掉,就是純電車。純電車增加了一個增程發動機,就是落后?余承東表示,即使把純電車的電池做大,但也需要充電,如果用完了沒地方充電怎么辦?大電池也成了負擔,同時電池能量密度也有瓶頸。在余承東看來,增程車用油發電相比燃油車更省油,因為燃油車在路上經常不停的離合換擋,發動機一直在低效工作。而增程車雖然發了電,但是電可以能量回收,就比燃油車效率高很多。
對此,魏牌CEO李瑞峰稱,打鐵還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后是行業共識,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13日,李瑞峰在社交媒體宣布其已提車問界M5,準備親自上手測試一下增程式系統。
至于增程混動是否為過渡技術,我們可以從車輛原理入手。增程式混動技術的原理是用電機去驅動車輪,用發動機去充電,發動機不直接參與驅動,而是靠消耗汽油用來發電,然后通過電池進行儲存,在行駛時再提供給電機。采用增程混動的知名車型有理想ONE、日產e-POWER等。對比純電車,增程混動在保證純電驅動的同時,擁有更長的續航里程。此外,增程混動可加油可充電、電池壽命更長。當然,增程混動也有自己的缺點,相較于純電車,增程混動增加了發電機,空間占用大,成本也有所上升。此外,跟純電車一樣,增程混動不善于應付高速路況,給用戶的感受是市區省油,高速費油。
因此,有觀點認為,如果把成熟的純電動力系統當做目標,目前的增程甚至所有混動都是不成熟的過渡技術,因為隨著快充和電池技術的普及,電動車或許有一天會替代所有車型。當然,如果再往遙遠的未來觀望,等以后氫能、核能或者其他能源成熟之后,純電技術也是過渡技術。所以說與其強調“過渡技術”,不如提升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