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命令大宗商品交易所在一年內不得推出大豆、豆油、毛棕櫚油、小麥、水稻、鷹嘴豆、綠豆、油菜籽和芥菜籽的期貨合約。該機構還補充稱,對于現有合約,不允許在這些商品中開設新頭寸。
這項禁令是印度自2003年允許期貨交易以來最引人注目的舉措,令交易員難以進行套期保值,從而威脅到市場信心。
“禁止這些期貨合約交易的決定預計將有助于降低價格,尤其是食用油和復合油的價格。” 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的一名官員表示。他認為,禁止農產品期貨交易將限制投機,并可能有助于遏制價格上漲。
印度食用油價格正接近歷史高位,這已經促使該國政府大幅削減棕櫚油、豆油和葵花籽油的進口關稅,但在全球通脹飆升的當下,此舉收效甚微。
一些市場人士對印度監管機構上述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效果表達了懷疑。
印度貿易公司Athena Tradewinds的董事總經理Vivek Pathak指出,由于投機活動受到抑制,短期內價格可能會下跌,但如果近期內不解除禁令,實際上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這一舉措是為了控制食品價格,但效果可能有限。價格發現將變得更具挑戰,并可能導致卡特爾的形成,”Pathak稱。
石油經紀商和咨詢公司Sunvin Group的首席執行官Sandeep Bajoria表示,周一的措施將使食用油進口商和交易商難以開展業務,因為它們廣泛利用國內交易所來對沖風險。“由于交易商沒有對沖平臺,短期內進口量將放緩,”Bajoria 補充道。
“這就像向信使開槍,但我們對政府表示同情,因為他們擔心食用油價格上漲。”印度溶劑萃取商協會主席Atul Chaturvedi表示。他補充稱,由于全球價格預計將在幾個月后回落,政府本可以將期貨交易暫停三四個月,而不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