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利用極端條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術在砷化鎵量子阱中對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集體激發(fā)進行了測量,世界上首次觀察到引力子激發(fā)(引力子模)—— 引力子在凝聚態(tài)物質中的新奇準粒子。
北京時間 2024 年 3 月 28 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Nature 在線發(fā)表了杜靈杰教授及其合作者的論文“Evidence for chiral graviton modes in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liquids”。
據介紹,全球關于引力子的研究,一直是物理學界的終極問題之一;如證實引力子的存在,將是顛覆當代物理學乃至整個科學領域的巨大突破。
杜靈杰帶領團隊,花費數年時間,通過精妙的設計將看似矛盾的測量要求一一實現,在南京大學自主設計、集成組裝了一臺根植于 He3-He4 稀釋制冷技術的極低溫強磁場共振非彈性偏振光散射系統。
依靠這一利器,實驗團隊在砷化鎵半導體量子阱中成功觀測到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引力子,取得重要突破。
南京大學的這項工作中首次觀察到的引力子模是引力子在凝聚態(tài)系統中的投影(存在)。這一重大發(fā)現,也對理解全新的關聯量子物理以及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機的運行有至關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