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消息,為緩解新冠疫情給經濟造成的壓力,美國推出一系列經濟援助政策,通過多次發行美債籌集救助資金。大量美元投放到國際市場,美債在收益率飆升的同時價格大幅下降,給世界經濟帶來很大的風險。在此情形下,全球各大央行紛紛拋售美債、減少美元資產、降低美元儲備額度和外匯。到目前為止,包括中國、日本、德國、土耳其在內的29個國家均不同程度拋售美債,以此規避美債大跌帶來的風險。
在這種局勢下,印度卻反其道而行之,大量買進美債,把買入美元當作經濟復興的手段。截至目前,印度債務總規模已經突破2萬億美元,占GDP總量的87%,成為世界排名前幾的負債大國。但從經濟發展上看,印度的高額負債并沒有給經濟帶來任何好處,相反印度農民一直處于瀕臨破產的邊緣,前段時間還發生了數百萬農民圍攻新德里的惡性事件。這說明,買進美元并沒有幫助印度擺脫經濟困境,在某種程度還有所加劇。
事實上,印度并沒有把美債用于改善經濟,而是大量用于購進軍火。數據統計顯示,印度已經成為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軍火進口大國,每年用于采購軍火的開支高達上百億美元。以2020年為例,印度該年軍費開支總額為652億美元,其中304億美元用于維持軍隊正常運轉和發放工資,181億美元用于發放養老金和撫恤金,154億美元用于采購武器。其中,海軍、陸軍、空軍分得的采購預算分別為36.6億美元、45億美元和60.5億美元,用于國防研發的經費僅10億美元。
這個數字還是莫迪政府提出振興國防工業計劃、大批國防裝備實現國產化的結果,否則這個數字還要更高。在未來幾年,印度會加強與美國的軍事聯系,增加采購美制武器的預算,由于引進新的武器系統,印度的采購費用可能會迎來一次大幅度增長,勢必又要向亞洲投資銀行大舉借貸。
而在去年,印度經濟剛剛遭受新冠疫情的破壞,更加劇了本就嚴重的借貸危機。為了能借到更多的錢,印度多次修改GDP計算規則,偽造經濟繁榮的假象。這一舉動使得印度主權信用評級從Baa2下調至Baa3,已經沒有國家愿意借給它錢。專家警告,比債務危機更可怕的是信用危機,再借給印度錢可能賠得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