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1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義增長12.6%,這主要是受到去年上半年低基數的影響,兩年平均增長7.4%,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12.0%,兩年平均增長5.2%,略低于經濟增速,基本同步。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897元,增長11.6%。
相比之下,結婚消費水平的增長程度更加迅速。
據結婚產業龍頭“婚禮紀”在2021“金犀獎”全球結婚產業潮流峰會上發布的《2021中國結婚消費新常態用戶行為洞察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結婚登記數量繼續下降,但結婚平均消費水平卻延續上升紀錄,2020年一對新人結婚平均花費高達23.1萬元,5年間翻升3.7倍。同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3821元上升到32189元,漲幅僅約35%。
7月13日,婚禮紀CEO俞哲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個結婚消費水平的增加,主要和現在年輕人追求個性化差異有關,但是結婚消費不會無止境地增長。“雖然婚禮布置越來越豪華,但邀請的賓客朋友可能會少一些,未來更多偏向小型化、精品化一些,但是整個行業還沒有到過度消費的階段,目前還是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的。”俞哲說。
結婚平均花費是夫妻雙方月收入總和12倍
結婚消費是指新人在新婚階段產生的費用支出,包括婚前準備、婚慶環節、婚后蜜月,涉及婚禮策劃、婚車租賃、司儀攝像等結婚全環節。購置房屋、汽車的成本并不計算在結婚消費中。
目前,以90/95后為代表的適婚人群,已成為結婚占比最大的代際人群。報告顯示,在婚禮紀結婚用戶城市等級分布中,超5成用戶分布在一二線城市,而月收入在10000-20000元的占比高達47%,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用戶緊隨其后,占比為31%。
據時代周報記者測算,如按月收入10000元計算,23.1萬元的平均結婚消費至少需要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存足約1年。報告指出,這一數字是夫妻雙方月收入總和的12倍,因此一定程度上需要雙方父母的支持。
有研報指出,結婚重要性不言而喻,80%的準新人們都愿意親力親為、高度投入。多位受訪的新婚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消費低的只需3、4萬元即可,而消費較高的則從10萬-30萬元之間不等,甚至有的新人在結婚消費上投入超出30萬元。
(圖片來源/《2021中國結婚消費新常態用戶行為洞察報告》)
“結婚消費一直以來都是量力而行的消費行為,大家基本上會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量力而行。”俞哲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現在的年輕人更注重性價比,而每一對新人的結婚預算都不一樣,并非每一對新人的結婚花費都需要達到23.1萬元的平均水平。
“結婚市場,基本上是你有多少預算就花多少,但不會說夸張到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俞哲說。
3萬億藍海,獨角獸何時上市?
隨著國民經濟穩步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結婚消費市場發展態勢強勁。
報告指出,目前線上結婚服務平臺正在面臨3萬億元的巨大消費市場。進入數智化時代、后疫情時代,線上備婚逐漸常態化,90、95后適婚年齡人群成為主要消費人群,結婚服務消費意愿更強烈,消費決策也更加多元。在結婚核心品類的基礎上,當代新人多元化、個性化、時尚化需求推動結婚品類延展至婚前婚后全鏈條。而“美經濟”、“蜜月游”等新興品類的出現,也使得結婚市場發展迎來更多機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本也抓住機會大舉進軍這一產業。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0-2020年間,資本以風險投資、戰略投資、產業基金等方式進入結婚產業的動作超200起。經緯中國、IDG資本、紅杉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現身其中。
目前,婚禮紀已完成D輪融資,融資金額達7000萬美元,由蘭馨亞洲、經緯中國聯合投資,廣覺資本擔任財務顧問,是國內互聯網結婚領域融資金額最高的企業。
此外,蜜匠婚禮則完成C輪融資,禮成、591結婚網、婚禮貓等5家企業完成B輪融資,而處于A輪及天使輪融資階段的企業約有24家。
盡管婚禮紀距離7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已經過去近2年,但俞哲表示,婚禮紀短期內沒有融資需求。作為結婚垂直領域唯一的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在資本簇擁下的婚禮紀是否會選擇上市也是業內關注的焦點。
“結婚市場規模3萬億,絕對有能力去支撐一家規模很大的公司,但是上市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節點,企業什么時候選擇上市,一定和它的發展階段有關。”俞哲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我們現在更多在做行業的基礎建設,雖然短期內不會考慮上市,但這件事情肯定在我們的長遠規劃中,我們團隊一定要創造出婚禮紀真正的核心價值,把這件事情做好了,上市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俞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