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政局的變化,對華為的禁運出現了一些松動,那么華為的春天來到了嗎
4G 只是開始
雖然,就目前手機端需求來說,5G 在大多數時間沒有什么用。
除了下載和測速,你基本用不到 4M/s以上的網速。看 4K 視頻都用不到,況且你的手機屏幕只有 1080P+。
但是,單純的 4G 的手機芯片是沒有用的。因為高通的應用處理器與基帶處理器基本是同步開始的。
4G 不是問題,問題在于高通的驍龍 875 是搭配 5G 基帶,而不是 4G 基帶,
華為拿到用 4G 基帶的舊芯片毫無意義。難道高通會給華為一個屏蔽 5G 的版本讓華為用?
所以,更大的可能,是這個 5G 限制是暫時的。等到 2021 年特朗普正式下臺、蓬佩奧離職,高通的 5G 芯片也就賣了。
所謂 4G 限制,只是臨時的緩兵之計,讓給美國作出限制決定的機構一個緩沖。
未來一兩年,華為很可能會不受限制購買美國芯片,對美國企業有利的事情,美國政府會主部分放開。
臺積電代工尚不明朗
雖然,美國企業的限制會逐步放開,但是臺積電代工這個事情,還很難說。
因為,如果放開臺積電代工,華為繼續自己造芯片,不符合高通的利益。
如果華為購買美國芯片,美國企業有直接的利潤。而華為自己制造芯片,那么獲利的是 ARM (nVIDIA 尚未完成收購)和臺積電,美國企業不能直接獲利。
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高通會游說美國開放對華為 5G 芯片的限制,但是不放開臺積電代工的限制。
這不是要限制什么科技,就是為了高通等企業能多賺點錢。
同樣的道理,華為自己研發的鯤鵬芯片也會掐死,Intel 和 AMD 會很高興讓華為采購它們的芯片制造 PC、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但是不會愿意看到華為鯤鵬芯片的服務器搶占它們的市場份額。
至于華為之外的企業,譬如紫光、兆芯、龍芯一類的企業,估計臺積電代工會繼續,因為這些企業的市場還比較小,不會直接影響美國企業的利益。
和特朗普的王八拳不同,拜登時代美國對中國的限制,將會是利益優先。你弱小無所謂,你大到影響美國企業賣東西了,那就不客氣了。
但是,你影響歐洲企業、中國臺灣企業、日本企業、韓國企業,估計美國以后不會管。
華為的春天來到了嗎?
美國限制的放松對華為是好事,但是華為的教訓還是深刻的。在核心技術領域,依靠別人的自主是靠不住的。
沒有芯片制造,美國一限制代工,華為的研發就沒有落地的能力。
華為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布局,任正非提倡的云管端,實際上已經覆蓋到了所有個人消費業務和企業業務。一個汽車業務,就是非常巨大的市場。
但是,華為在芯片制造上必須要補課,不一定有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工廠,但是一定要有能用的芯片制造廠。7nm、5nm 可以沒有,28nm 是應該有的。
這方面,華為需要向三星和比亞迪學習,做垂直整合。自己掌握整個產業鏈,根基才能牢固,華為的春天也就不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