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極付總經理侯偉 & 易生支付市場總監錢江
中國的電子支付有兩個高速發展期,一個就是2000前后金卡工程的如火如荼的開展,另外就是2011年發牌后近十年的瘋狂生長及管理體系陸續規范化,此后支付已經進入相對的成熟時期。
同時各個人對于支付的看法不一,有的認為是工具而已,有的認為是銀行系統衍生的末端產品,有的認為這是一個經濟生態。反正不論它是你眼中的什么,不可否認,支付也是保證經濟民生鏈路的一個重要工具,同時也社會效率推動的工具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說,支付在社會生活中的確有濃重一筆。
中國有句古語,防小人不防君子,面對小人我們得留個心眼,要是面對是卑鄙無恥且時刻惦記我們的小人,我們就不得不防啊!這個比喻,適合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同樣也適合國與國間的競爭和暗戰。曾記何時,科技曾無國界,若非利用知識產權和科技的制衡,實現壓制我國經濟發展的長臂制裁,逆全球化分工的角色安排,試圖阻止我國的經濟與科技發展。也不至于有此比喻。
那么支付生態里面到底有哪些核心是我們已經攻破,哪些地方依然要盡快加強,哪些還沒有完全掌握的呢?
銀行卡:銀行卡芯片化后,卡片上面也有芯片也有操作系統,支持多應用的場景,這些是電子支付的初始,也是核心中的核心,所以銀行卡是否采取自主創新極其重要。在這一環節里面應該杜絕“羊皮狗肉”的發生,各個銀行采購的芯片卡應及時公布使用中標企業技術所采用的自主創新專利的情況。對于國產自主創新應該予以扶持,在技術不降級的情況下,給予更多支持讓相關廠商成長甚至是定向培育。
國內有很多芯片商,銀行卡芯片以國內復旦微電子、同方微電子、等做好相關突破,并進行了規模化應用,但是在芯片內操作系統的專利國外把持不少,這點來說,我們還面臨一些缺位,盡量在應用不降級,技術不降級的情況下應該有對等的國產專利的芯片操作系統廠家作為金融IC的主流,從根源上保持金融IC卡可控可靠。
系統的架設及數據:這點上來說,支付人應該也搭上一些全社會對金融安全關注的順風車,一個是各個品牌的金融云的服務已經完全國產化,包括儲存數據的數據庫,華為阿里騰訊都有相關產品,國家團隊的銀聯也有云服務。
同時順著數據庫的國產化,如阿里,華為,騰訊,達夢等,這些在系統數據層的中流砥柱確實為我們提供相關的安全保障。
POS機:POS機上可能還是需要大家關注,一個是智能POS的操作系統多數選用的是安卓系統,對于多樣化來看,這基本是市面的唯一主流,鴻蒙已經發布,但是安全標準未能形成統一規劃,當然也可能是應用安全上給大家留有余地,同時華為發布即公開源代碼。相關的廠家應該盡快研究相關的開源架構后應用設計及匹配,盡快做好相關的安全前置,把這些操作系統多樣化給廣大使用者以選擇,看看同樣的系統里面大家對于操作的可選性,同時也是看看國產智能POS系統的適配。
另外,智能POS里面的CPU芯片應該做相關標注,在所有POS機里面,從能力上我們應該在智能POS上具備多種場景應用,鏈接了管理、財務還有收銀等各個應用環節,其核心的CPU芯片不少在采購國外的,個人認為對于支付安全來說,但能力相當的情況下,給予國產廠家生存空間,畢竟支付安全還是有自己握著放心。
支付插件的多樣化:在支付系統及插件設計的情況下,多數技術都是越新越好,越快越好,這點上來說,出發點很好,但是該技術“語言”是否全權掌握?
支付安全插件這個屬于應用層面,但是里面的關鍵的是加密算法,目前用的較多的是非對稱算法,插件的形態取決于運行環境,所以各自的插件開發規模,很多還是受制于人的。另外國產算法已經商用很多年,但很多位置仍不是主流,很多是習慣上使用了通用國際通用算法,這點上應該努力去改變。
《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中提到,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支付,經過多年已經不是一個朝陽系太高端產業,但是依然涉及民生及社會經濟,做好保障,抓住我們需要自立自強的點,保障支付閉合線路尤其重要。在支付領域,個人曾經也多次和境外同行做過多次交流,我們的支付能力也有全球輸出的過程,我們保持坦蕩胸懷合作,但是不代表別人不會惦記我們,支付是非金融領域重要一環,是金融領域末端但是普及最廣的一環,作為支付生態任何從業者應該有開放合作的心態,同時有防患未然的底線覺悟,這樣來說,我國電子支付領域的發展將更為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