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爱精品视频一区,亚洲欧美韩国,男女视频在线,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歡迎訪問財經股市網
首頁 > 科技 > 正文

Meta首度裁員過萬人扛過“寒冬”,科技公司紛紛“瘦身”擠泡沫以自保

科技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22-11-12 11:56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美國社交平臺臉書的母公司Meta,成為最新加入硅谷“裁員潮”的一員。

  當地時間11月9日,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寫給員工的信中表示,他已決定將公司團隊規??s減約13%,超過11000名員工將被辭退。這也是Meta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在裁員的同時,Meta還宣布要把凍結招聘的期限延長到2023年第一季度。

  在Meta公布重磅消息的當天,Meta股價逆勢上漲5.18%。今年以來截至11月11日,Meta的股價已經累跌66.7%。外界紛紛猜測,觸發Meta“過冬”的直接原因是它在第三季度財報上不盡人意的表現。

  Meta大規模裁員的原因,從公司CEO扎克伯格的內部信中就可窺見一斑。扎克伯格表示,他對公司的失誤負有責任,由于對電子商務增長的過度樂觀導致了人員過剩。但同時他也表示,在新的環境下要提高資本效率,將更多的資源轉移到少數高優先級增長領域,比如人工智能發現引擎、廣告和商業平臺,以及元宇宙。

  由此可知,Meta未來在賽道上的選擇不會有大的偏離,但問題是,它在電商和元宇宙業務上都遇到了較大的挫折。當前,Meta只是美國科技巨頭“裁員潮”中的一個縮影。

  對此,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科技公司裁員的共性,從經濟大環境看,當前美國通脹高企,美聯儲激進加息,而美國經濟處在過熱到衰退的過程中,宏觀經濟不佳導致裁員的企業增加。

  Meta能否借大幅裁員解困?接連宣布裁員的美國科技巨頭們,當前的處境如何?

  Meta錯判形勢?

  將公司規??s減13%,裁員超過1.1萬人……Meta的裁員公告雖來得突然,但對照著它凈利潤和營收雙雙跌落的業績來看,這一結果算是情理之中。

  從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Meta的營收同比下降4%至277.14億美元,是其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營收同比下滑。另外,Meta本季度錄得凈利潤為43.94億美元,大幅下降52%,連續四個季度下降。相比兩年前同期,Meta營收僅上漲29%,凈利潤更是大跌44%。

  誰也沒有想到,疫情下催生的社交媒體紅利會消退得這么快。盡管Meta在2021財年取得了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大漲37%和35%的好成績,但從去年第四季度就開始出現凈利潤下滑的跡象。

  在此之前,Meta沒有絲毫懈怠,一直在尋求增長點。由于疫情原因,當時越來越多美國消費者轉向網購。在新業務方面,Meta在2020年5月上線了Facebook Shops和Instagram Shops功能,在應用內增加線上購物入口的方式布局電商。為了迎合消費者,Meta不僅開設電商平臺,還小試牛刀玩起電商直播。

  只不過,經過兩年的發展,Meta的電商業務仍沒有太大的進展,還不時傳出因服務功能不夠齊全而讓商家不滿的消息。更糟糕的是,電商服務的熱潮說過就過。扎克伯格也表示,“事情并沒有像我預期的那樣發展,電子商務恢復了以前的趨勢。”

  這是否意味著,Meta錯判形勢?互聯網分析師葛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告是互聯網的初級生態,而在經過一定程度的發展后,需要升級廣告業務,這意味著業務必然要走向交易,即電商模式,只是Meta選擇了一個不太恰當的時機,外界并沒有想到疫情后的消費熱潮會退得如此之快。

  他強調,Meta發展電商是一個長期戰略,實際上是為了扭轉其收入過分依賴廣告的現狀。盡管電商業務目前發展情況不佳,而且在收入上也與Meta原有的廣告收入差之甚遠,但電商還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方向,只是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因為近幾年全球各地區大數據隱私政策日趨趨嚴,這對原本以廣告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Meta來說,電子商務應該是最快能夠實現流量轉化的新曲線。”產業互聯網分析師、鯨智庫專家錢文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Meta擁有龐大的流量和用戶量,以及海量的大數據,這些都是它發展電商的優勢所在。

  為了拓展業務,另一方面,Meta還在疫情前兩年大舉招聘。數據顯示,Meta在2020年至2021年間,增加了超過27000名員工,截至2021年12月末,該公司員工人數約為7.2萬人,而在本周裁員后,員工人數將從逾8.5萬人縮減至7.4萬人。即便啟動大規模裁員后員工人數仍比去年末多,可見疫情期擴張速度之快。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水清看來,如今的“裁員潮”與科技公司前一段時間的過度擴張有關。她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美國科技公司迅速擴張,導致供給過多,公司出于盈利方面的考慮,需要縮減運營成本,這才引致了現在的大規模裁員。”

  元宇宙仍是虧損點

  要說電商發展未如預期,是因為新生業務還未成熟,那Meta深耕多年的廣告業務表現疲軟,則真正凸顯它當前的困境。

  財報顯示,Meta在2022財年第三季度廣告業務營收為272.3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82.76億美元相比下降4%。廣告是Meta的支柱業務,貢獻總營收的98.27%。其中,當季單位廣告價格下滑18%。

  對于廣告業務業績的下滑,扎克伯格表示這是宏觀經濟低迷、競爭加劇和廣告市場表現疲軟所致。葛甲表示,蘋果隱私政策對Meta的影響并沒有外界所想的那么大,更何況Meta并不只有蘋果這一個下載渠道,相比之下,TikTok等新對手帶來的壓力要大得多。

  2022第三季度,Meta旗下所有應用的全球月活躍用戶總數達到37.1億,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用戶。據Sensor Tower數據,TikTok今年二季度在美國iOS、安卓端應用商店內收入總額高于榜首,YouTube、Tinder分列二、三名。全年來看,TikTok下載量已突破1.75億次,繼續力壓Instagram、Facebook和WhatsApp位居全球手機應用下載榜榜首。

  盤和林表示,商業模式上看,包括TikTok等新興社交應用讓Meta這個社交網絡巨頭的用戶份額縮水,尤其在用戶時間和注意力的爭奪上落于下風。

  反觀,Meta斥重金投資的短視頻功能Reels卻沒能濺起什么水花,在最新出爐的財報中也并未用多大的篇幅提及,還只是一個有增長潛力的產品。

  在Meta天平的兩端,一邊是構成主要營收的廣告,另一邊,則是代表重要戰略方向的元宇宙。

  2021年底,當Facebook正式更名為Meta時,Meta還高調宣布將在2022年投資約100億美元研發元宇宙相關技術。但扎克伯克顯然低估了元宇宙的投入,自從注資之后,元宇宙開發部門的虧損就逐步擴大。2021年全年,Reality Labs虧損攀升至102億美元,但收入還不到23億美元。到了2022財年第三季度,Reality Labs虧損為36.72億美元,但收入僅為2.85億美元。Meta方面還預測,2023年Reality Labs的運營虧損將同比大幅增長。

  “Meta的元宇宙業務并沒有發展得很好,目前還處在擠泡沫的階段,從一開始的狂熱到現在開始思考它的發展。”葛甲認為,元宇宙業務在短期之內還不會看到產出什么成績。

  此前,天風國際知名科技分析師郭明錤發文稱,Meta縮減了2022年Oculus系列頭顯出貨量的40%,從原有預期1000萬-1100萬臺下調至700萬-800萬臺。此外,Meta 還暫停了2024年之后的所有新的XR頭顯硬件項目。

  盡管如此,扎克伯格在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中仍然表示,未來Meta仍會繼續加大在元宇宙項目上的投入力度,包括研發增強現實技術和神經接口技術,而這引發了眾多投資人的不滿。葛甲認為,這種不滿的情緒,源于當前全球經濟脆弱復蘇,且復蘇前景并不樂觀的背景。

  科技行業瘦身“擠泡沫”

  今年以來,互聯網科技公司陸續掀起“裁員潮”。

  目前,美國已有包括英特爾、谷歌、Coinbase、Robinhood、花旗、巴克萊、特斯拉、奈飛、推特、微軟等在內的超20家大型科技公司及金融機構進行裁員。其中,推特7500名員工有過半數員工被裁,網約車巨頭Lyft裁員13%,數位支付公司Stripe裁員14%,而亞馬遜近日也宣布凍結招聘。

  據數據追蹤機構Layoffs.fyl統計的公開裁員信息,僅是今年5、6兩個月,美國科技創業公司就已裁員超過2.7萬人,是去年全年裁員總數的兩倍。美國10月裁員公告同比增長了48%,而在11月前9天的裁員人數已超過2022年其他年份??萍脊井斍八幍牟焕幘?,也反饋在其股市表現上。截至11月11日,蘋果股價年內跌幅為17.29%,亞馬遜股價累跌97.1%,谷歌股價累跌96.75%,微軟股價累跌27.75%。

  葛甲認為,科技公司實施裁員,其實是對自身市場地位一種預防性的保護措施。

  “當前宏觀環境給科技公司帶來很多不確定性。”錢文穎向記者表示,其實科技公司還處于過度擴張的階段,當業務增速放緩,未來形勢不明確時科技公司自然會選擇“優化”,“科技公司原先大量儲備人才快速擴張、二級市場高速增長的策略在當前經濟周期下已經失效,科技公司需要冷靜下來,重新思考新環境下的發展方式。”

  在今年三季度財報中,Meta預計2022年的總支出將在850億-870億美元之間,超出此前展望的850億-880億美元,并預期2023年全年的總支出將為960億至1010億美元。對此,聯博(Alliance Bernstein)負責美國成長股的首席投資官吉姆·蒂爾尼則質疑,進行了裁員后,Meta公司仍預計2023年支出增長10%至15%。他認為Meta需要進一步收緊和控制成本。

  外界普遍認為,“節流”是科技公司們當前的必然選擇。葛甲表示,在當前經濟前景較為低迷,科技公司盡管現金流較為充足,但也要提前做好資金準備,持續發展技術和平臺,以此作為安身立命之本。

  雖然裁員寒潮何時會過去尚未可知,但楊水清認為,利好因素仍存,“若美國中期選舉后反壟斷立法和反壟斷調查有所放松,將有利于科技公司的發展。”

下一篇:最后一頁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財經股市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QQ:2261036103,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新聞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沅陵县| 敦化市| 武清区| 武陟县| 遵义县| 桑植县| 万全县| 土默特右旗| 平陆县| 板桥市| 全州县| 科技| 长沙市| 竹北市| 广汉市| 武川县| 高唐县| 泰顺县| 河间市| 聂拉木县| 乌兰察布市| 咸宁市| 临安市| 伊金霍洛旗| 偃师市| 宁强县| 天长市| 海晏县| 抚松县| 普定县| 疏附县| 香港 | 南雄市| 安仁县| 固安县| 太湖县| 玉林市| 内乡县| 朝阳区|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