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在6月利率決議中提高通脹預期并暗示提前加息,美股和商品市場聞訊回落。但長期美債收益率卻在短期上漲后迅速回落,投資者擔心,美聯儲寬松政策的退出會破壞脆弱的經濟復蘇。
美聯儲為通脹交易“潑冷水”
隨著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蘇,大宗商品供需失衡及美聯儲的寬松政策支持推高通脹,美國CPI增速持續突破美聯儲2%的目標上限。原油、木材、銅、玉米等一系列商品自年初持續走高,為物價上行帶來壓力。
然而,美聯儲6月利率決議為自去年開始的通脹交易“潑去冷水”。隨著點陣圖和鮑威爾的言論發生巨大變化,人們開始產生很大的疑慮。
具體來看,美聯儲在會議上暗示加息將快于預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利率決議后的發布會上表示:“許多與會者認為,委員會的前瞻性指導將在一定程度上比此前預期更快地滿足經濟條件。通脹預期可能會上升。”
美聯儲長期以來一直承諾臨時通脹,并承諾對其進行審查并等待復蘇的硬數據,以促進“廣泛而包容性”的復蘇。因此,隔夜美聯儲態度的轉變迅速打擊了市場,黃金、銅等一系列商品價格回落,并拖累了相關上市公司股票價格。
不過,分析師表示,市場受到美聯儲的措辭影響僅是情緒面反映,而實際上鮑威爾也在隨后的新聞發布會上重申通脹是暫時的,即便5月CPI出現了里程碑式的飆升。其他報告,如個人消費支出(PCE)展望和經濟預測摘要(SEP)也表明通脹將持續。
因此,鮑威爾的鴿派立場表明,美聯儲不會對對抗通脹做出任何改變,量化寬松政策依然完好無損。分析師認為,事實是,美聯儲無法在不破壞美國經濟和股市的情況下撤回量化寬松。鮑威爾的雙手被綁住了,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
美債市場出現長期通縮預期
在美聯儲所謂的“鷹派”聲明后,美債收益率曲線的長端利率短暫上漲,但隔夜又回吐漲勢, 3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美聯儲利率決議后的高點下跌17個基點。投資者可能將美聯儲的鷹派傾向作為一個跡象,表明在貨幣政策不太寬松的潛在前景中,美國經濟從疫情中快速恢復的前景更難實現。
如果美聯儲剛提示可能提前加息,為什么投資者還要購買美國長期無風險債券呢?高盛的克里斯 赫西解釋說,答案可能更多地在于經濟復蘇的持續時間,而不是其他因素。
鑒于大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增長乏力的歷史,投資者今天可能會說,一旦我們走出當前這場疫情后重新開始的反彈期,在沒有寬松貨幣政策的情況下,美國經濟能夠增長如此強勁,令他們感到不安。
隔夜公布的每周就業報告也令人失望,每周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從上周的37.5萬上升到41.2萬。月度非農就業數據已經連續兩個月令人失望,這可能進一步表明,人們最終再次走出家門所帶來的最初提振可能已經開始消退——正如美聯儲變得更加強硬一樣。
這一觀點與美國銀行的邁克 威爾遜的觀點一致。他在本周早些時候警告稱,10年期名義收益率和盈虧平衡點的急劇逆轉,可能是一個早期信號,表明經濟增長和通脹可能開始令目前過高的預期失望。
在分析師看來,錯誤的預期可能來自第一季度的需求水平,這得益于1.9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而加密貨幣的增長又為財富增加了1萬億美元。但這兩種情況都不太可能重演:就加密貨幣而言,僅上個月財富就減少了大約萬億美元,這可能對需求/支出產生負面影響。
隨著重新開業,再過一段時間,由供給側引發的通脹因素應該會消失;與此同時,稅收改革即將到來,而失業率卻難以恢復到疫情前的低點。因此,市場已經開始為未來的通縮交易做準備。
總之,盡管明年的增長和通脹將相當強勁,但在第一季度經歷了異常旺盛的需求后,經濟增長和通脹的變化速度可能已達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