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不少大的陶瓷企業或者是部分行業企業在原料供應商的選擇上有相應的要求,其中對于必須是生產廠家的這一點要求一直都是硬性的標準。但是對于一個系統性的行業來說,不可能出現或者類似一個工廠能夠生產出所有的企業所必須的原材料,以及對于部分工廠來說其產品在性能以及技術指標上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適應所用行業上的應用。當然,對于標準類的原料如氧化鋁,碳酸鋇等國標類產品來說,擁有礦物資源的國企不一定對于中小企業的需求做到完善的大客戶標準來對待。因此,在一個并非所用產品都是標準化原料的行業來說,市場存留大部分的中小貿易企業既能解決行業的大中小企業的現實原料的需求對接,而且由于陶瓷行業的長期的賬期難定的問題,市場中的經銷代理等貿易公司的存在還解決了行業的變相融資和財務風險分擔的部分金融功能。因此,在一定時間段內陶瓷行業貿易公司的存在為陶瓷行業的健康發展和風險分擔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針對當前的復雜的市場環境與原料價格的起伏波動不確定性的增加,市場中的貿易公司在利用自身的資金和倉庫進行原料的備貨與儲存行為在一定時間內有效緩解了行業內原料供應緊張短缺的現狀,而且漲價行業的本身并不是貿易商環節所能控制的,廠家以及大宗資本對于部分原料的行情炒作不僅造成使用廠家的成本增加利潤下滑,對于生產廠家和貿易公司來講,貨物一直處在正常的流通環節,很難長時間的囤積原料進而來期貨待估的炒作。所以在原料行情當中,除非是個別的貿易商或者個人單批次的囤積原料出售可以獲利之外,正常流轉和經營的貿易公司很難就單批次的原料獲得暴利,因為市場和客戶一直在走貨,即使有囤積可能也就是漲價前的單個批次能夠獲利。
綜上所述,在陶瓷行業的整體付款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之前,市場中留存的大部分貿易公司為行業的健康發展和原料的正常穩定供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原料價格波動較大和市場貨源緊張的時候,貿易公司起到了穩定市場供應和在原料篩選方面幫助廣大的需求企業進行了一定的把控作用。因此,存在即合理,貿易公司未來來看不僅要更加的對自己的產品一個技術性能等指標的熟悉和對客戶需求進行全面針對性的開發和理解,而且在產品價格波動的時候通過對行情的把控和大型倉儲等有效降低原料價格大幅波動對于企業利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