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是我國冷涼蔬菜三大生產基地之一,也是京津地區優質綠色蔬菜生產供應基地,自2012年在烏蘭察布市建立了國內首家冷涼蔬菜院士專家工作站以來,通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多所國內科研機構合作,成功篩選出適合當地種植的甘藍、白菜、青花菜、胡蘿卜、洋蔥等蔬菜新品種,并進行了大面積推廣,使農民每畝籽種投入由200元降到了50元,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為保障蔬菜種業安全、全面推進科技興農、種業振興做出重要貢獻。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在冷涼蔬菜院士專家工作站,與會人員觀摩了近年來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內蒙古農科院蔬菜所等單位選育的甘藍、白菜、青花菜、胡蘿卜、菠菜、洋蔥等優良蔬菜新品種200余個,以及甘藍機械化定植技術的演示。隨后,在興和縣曹四夭村示范基地觀摩了冷涼蔬菜新品種及綠色栽培防控技術,該基地于2012年通過烏蘭察布市冷涼蔬菜院士專家工作站引進中甘628、中譽1749等冷涼蔬菜新品種開展試驗示范,并開始進行青花菜、白菜、菠菜等新品種的引進示范。2016至2020年期間,當地12戶精準扶貧戶在院士工作站的連續支持下種植蔬菜新品種,于2020年成功脫貧。2023年在該村示范的中甘628甘藍達1000畝,中譽1749胡蘿卜達650畝。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張友軍指出,院士工作站是方智遠院士一手創建起來的,在助力科研人員成果快速落地、支撐當地蔬菜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平臺作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烏蘭察布市冷涼蔬菜種植面積達到70多萬畝,成為主要的增收致富產業,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強調,近年來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困境不斷凸顯,下一步不僅要加強優良國產化新品種的選育、示范、推廣,更要加強農機農藝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動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進一步助推冷涼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