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部新興市場主管、首席全球策略師夏爾馬(Ruchir Sharma)近日警告,全球經濟復蘇面臨的兩大風險——部分國家對科技行業的監管趨嚴、美國消費者的儲蓄可能超過支出。
他表示,市場對經濟繁榮的共識可能忽視了一些下行風險,這可能會導致增長勢頭較預期更快地消退。
“哪里會出問題是一個困擾我的點,而債券市場似乎也在問同樣的問題。在這場全球經濟繁榮中,有兩條斷層線正在形成,我們需要警惕。”夏爾馬近日接受采訪時稱。
他認為,其中一個斷層線是一些國家對科技行業的監管趨嚴。他表示,數字經濟在一些國家GDP中的權重越來越大,如果政策開始收緊,可能會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在我看來,這是全球經濟預測的一個重要點。”
此外,夏爾馬還擔心美國消費者的支出會減少。
“在美國,人們認為財政支出將會減少,人們認為這不是問題,因為消費者的狀況很好,他們會填補(財政支出減少的)缺口。”
“問題是,如果你看看消費者上一次有這樣意外之財的時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他們最終把很多錢都存起來了,而不是花出去。如果消費者最終像上次那樣,把大量意外之財存起來,那會怎樣?”夏爾馬稱,“與此同時,有許多消費者仍活在2008年危機陰影之下。”
調查顯示,7月美國民眾對未來一年的短期通脹預期升至4.8%,創2008年8月以來最高,刷新了13年來的記錄。對短期內物價飆升的擔憂,已經明顯影響到了美國消費者的信心。美國7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0.8,意外降至5個月來最低。
美聯儲縮減購債規模對新興市場意味著什么?
夏爾馬認為,歷史不會很快重演,2013年的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不會再出現。
“很多人仍對2013年的恐慌(縮減恐慌)心存余悸,但我認為基本面已大不同。是的,有一些新興市場很脆弱,但那些都是較小的邊緣市場。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看看大型新興市場,脆弱性已經下降——經常賬戶赤字和外債情況(好轉)。”夏爾馬稱。
“與十年前相比,我現在對新興市場的看法更樂觀了。”夏爾馬表示,大宗商品迎來上升周期,以及采用新技術的成本大幅下降的事實,讓他對未來幾年新興市場的增長變得積極。
夏爾馬認為,經濟復蘇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隨著新興市場疫苗推廣速度加快,它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