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易車旗下《易車實驗室》欄目本次測評的兩款車型均在汽車市場中享有一定消費者口碑。東風風行T5L作為一款國產中型SVU,其親民價格、年輕化的外形贏得不少消費者青睞;Smart(國內版)則是德國奔馳汽車和瑞士SWATCH手表公司合作的別致車款,以靈動的車型、特別的外觀設計備受女性車主關注。該汽車欄目通過模擬兩次真實撞擊,為消費者全方位展示了兩款車型在安全性、車身結構、材質等方面的情況。
安全性斷崖下滑,進口車型減配問題亟待重視
此前,Smart曾因在“對撞奔馳S級”的測試中取得“優秀級”評分而備受消費者關注。Smart的安全性在許多知名汽車測試項目中都堪稱驚艷,因此,在Smart進入國內市場后,很多消費者會默認Smart安全性較高,但相較于國際測試中的Smart(原廠版),Smart(國內版)從2016款就減配了頭部側氣簾,并一直沒有配備膝部氣囊,導致安全性大打折扣。
在本次汽車碰撞測評結果中,Smart(國內版)在正面撞擊后其乘員艙儀表盤、方向盤、下方入侵非常嚴重,A柱已經發生了嚴重的彎折,車門變形嚴重。《易車實驗室》欄目的專業工程師表示,Smart(國內版)的假人頭部傷害值達到了160.25,超出國標80的限值一倍,頸部傷害值達到了181.69,同時雙腿的傷害值也很高——這無疑與國內版減配有直接關系。
縱觀國內進口車市場,Smart(國內版)的減配只反映出進口車型減配問題的冰山一角。許多國際知名汽車品牌將中國市場的車型進行減配已屢見不鮮,并大多集中在安全性減配,甚至形成了一種行業“潛規則”。作為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除了關注品牌、空間、性能等因素,更應當重視關乎生命安全的車輛安全性問題,同時在選購進口車型前需摸清該車型是否存在減配等情況。
車型越大安全性越高?“以貌取車”并不可取
許多消費者會本能地認為車型越大、重量越重的車輛似乎更為安全,特別是在和小型車輛的撞擊中會占據一定優勢。然而,在碰撞發生時,車身的結構、材質以及安全系統的瞬時響應狀態,都會對車輛安全性造成直接影響。
以本次《易車實驗室》的測評結果為例,東風風行T5L碰撞對象是車型較小的Smart(國內版),東風風行T5的頸部和腿部數值,都在國標傷害值危險范圍以下,可以理解為該部位受傷幾率較低,但假人的頭部傷害值卻高達82,也就是說在這次碰撞中,駕駛員遭遇頭部致命性傷害的幾率較大。
針對該情況,欄目工程師通過高速畫面分析得出結論:東風風行T5L的氣囊彈出時間過早,雖然氣囊將頭部接住,但是接觸的瞬間并非氣囊爆炸后支撐力最足的時機,所以才對假人造成了較大頭部傷害值。工程師表示,氣囊爆炸后的有效作用時間只有70毫秒左右,一旦錯過最佳彈出時機即使彈出也會對駕駛員造成傷害。測評結果表明,東風風行T5L在兩次碰撞測試中其約束系統都出現了問題。
為消費者發聲,易車打破汽車行業信息壁壘
時至今日,國內汽車行業的信息透明化程度依然十分不足,消費者在選購車型時很難通過某單一渠道獲取完整的車輛信息,常常會導致“買車被套路”“車型減配卻無人告知”“維權難、選車難”等極大影響消費者利益情況的發生。同時,由于不能全方位獲取車輛安全性方面的信息,消費者也很難預估車輛受碰撞后的二手車殘值率,進一步導致了消費者購車后利益無法得到完善保障的問題。
面對行業現狀,消費者需要易車這類汽車互聯網企業和相關汽車欄目打破汽車行業信息壁壘,帶來更多真實、可靠的汽車訊息,幫助消費者對各類車型有更加直觀和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