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藍牌輕卡的問題或許就要迎來解決辦法,最新交通部回應:要重新修訂《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 1589-2016)。如果重新修訂完善,只是針對藍牌輕卡還是整個貨車行業?如果只是藍牌輕卡,是轉機還是新的災難?
● 問題回顧:錯綜復雜 各方皆很難受
我們常說的輕卡也叫輕型貨車,指的是車型分類中最大設計總質量不大于4.5噸且車長不大于6米的載貨車,也可以稱之為藍牌輕卡。藍牌輕卡在貨運市場有著獨特的優勢,比如門檻低,C證就能駕駛上路,還有是在城市路權更占優勢。
然而在2019年5月21日,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輕卡行業“空車超載、輕卡不輕”的問題,該事件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交通部隨后展開了嚴厲治超罰超行動。一時間,整個輕卡行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而這次“大噸小標”事件的曝光,讓很多人看到了藍牌輕卡“不為人知”的一面。說起來“大噸小標”就是說汽車銘牌標記的噸位小,一般是4.5噸。但設計生產出的產品卻能達到7、8噸甚至更高!這也就造成了有的藍牌輕卡按標準裝貨就裝不了太多,而空載車況下就超載的輕卡更是不在少數。
其實早在2018年年底,交通運輸部就發布了一個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的“雙證”(即貨運營運證及貨運從業資格證)。然而也可能是這次政策的發布,讓不少卡友可以“名正言順”的拉貨,不再冒險非法營運,但同樣是不是也從側面助長了輕卡超載的現象。
隨后,高速公路按軸收費、C照準駕等措施,也表明了政府為減輕城市物流壓力、促進城市物流發展而努力。而且多地出臺藍牌輕卡的利好政策,放松對藍牌輕卡監管措施。但隨著四部委聯合下達治超文件,西安、深圳多地均出現藍牌輕卡上牌難以及藍牌綠通等問題出現,再次讓藍牌輕卡的生存環境變得錯綜復雜。
● 交通部回應 或將重新修訂標準
其實針對藍牌輕卡的問題,最終的矛盾點就是藍牌輕卡裝貨超載,不裝貨那怎么掙錢養家?就算是空車不超載,但當下藍牌輕卡的整車重量不得超過4.495噸,而車輛的自重就已經占據了一半的重量,根本就拉不了多少貨物,生存都是問題哪能怎么辦?
不只是用戶,車企、經銷商甚至有關部門也是頭疼不已。藍牌輕卡被設計成自重大和承載能力大,一是滿足市場的需求;二是城市物流行業發展迅速。“大噸小標”問題的出現也是基于我國國情發展而來的,有歷史原因,也有市場、行業以及多部門的原因。板子只打在任何一方身上,顯然不合適。為此,有卡友在交通運輸部官網上也反映了當下藍牌輕卡的問題。
而交通部的回復就很令人回味了!是準備要重新修訂完善國家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 1589-2016)。如果要是修改的話,是針對整個貨車行業還是只是輕卡車型?
如果是整個貨車行業,要是打亂洗牌,回爐重造,恐怕會波及到太多的產業動力鏈,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一不小心就會引發“地震”!
如果只是輕卡行業,是怎么修改?要適當的提升限制噸位嗎?此前全國人大代表姜衛東就曾建議:將藍牌輕卡由總質量小于4.5噸(載質量約2噸)調整為總質量小于7.5噸(載質量約4.5噸),并準許C證合法駕駛。
但是在當下這個治超限重嚴格、高速按軸收費、交通治理越來越規范的時代,提升藍牌輕卡的總質量7.5噸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且修改過后,已經存在市場的藍牌輕卡車型又要怎么解決呢?這些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 編后語
事到如今,藍牌輕卡“超載、大噸小標、”等陰暗面已經暴露在陽光下面了,未來4米2輕卡究竟會面臨什么樣的狀況誰也不清楚。就如這次交通部的回應,到底是一陣風的治理、雷聲大雨點小,還是迎來和“921新政”一樣的鐵腕治超?各種的不確定也讓卡友司機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只求能早點出臺更明確、更完善的政策法規。(文/劉如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