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上,道指上漲0.53%,標普500指數上漲0.59%,納指上漲0.21%,能源板塊和通信服務板塊漲幅居前。WTI原油期貨上漲2.07美元,收于每桶79.56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94美元,收于每桶83.92美元。紐約黃金期貨上漲8.9美元,收于每盎司1804.2美元。
【晨會焦點】
浙商證券(9.960, 0.01, 0.10%):明年A股將迎做多時間窗口
浙商證券首席戰略官、研究所所長邱冠華在展望2023年時表示,A股正處新一輪牛市的起點,迎來全面做多的時間窗口,凝“新”聚力,“大”有可為。邱冠華表示,從基本面來看,穩增長持續發力,在地產政策和防疫政策優化的背景下,經濟將在明年開啟新一輪向上周期。從流動性來看,隨著券商轉融資成本降低、美聯儲加息接近尾聲以及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落地,資金面情況將大幅好轉。
【研報精選】
天風證券(2.840, 0.01, 0.35%):下一階段成長板塊性價比正在大幅提升
天風證券12月26日研報表示,歷史上,任何風格趨勢的形成,都有賴于持續的基本面推動。在沒有基本面驅動的情況下,一類風格和板塊很難持續依賴于政策和邏輯上漲。其次,復盤歷史上每年的情況,風格趨勢和板塊趨勢的形成,大多要在5月左右開始。總結來說,5-9月市場貫徹當期基本面主線,1-4月和10-12月以輪動交易為主。展望23年Q1,可能依舊是如此,尤其是在基本面層面缺乏有力支撐的情況下(一方面中美庫存周期的位置依然較高,內生動能和外部需求都相對一般,另一方面,全國疫情達峰可能對需求和生產端還有暫時的影響),市場風格仍然很難形成趨勢,還是會以政策指引的輪動為主。綜合來看,我們仍然維持近期的觀點,從風格和板塊輪動的角度,下一階段成長的性價比正在大幅提升。而中期風格趨勢的形成,可能還要等待【4月決斷】或者是【一季報分水嶺效應】。
東吳證券(6.530, 0.04, 0.62%):市場已過度反應2023年電動車悲觀預期,看好鋰電反轉
東吳證券12月26日研報表示,當前鋰電材料23年僅15-20倍PE,電池20-25倍PE,市場已過度反應23年電動車悲觀預期。我們看好鋰電反轉,第一條主線看好儲能加持量利雙升的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98.540, 0.06, 0.02%)、億緯鋰能(88.390, 2.16, 2.50%)、比亞迪(260.000, 7.82, 3.10%)、派能科技(284.570, 17.55, 6.57%),關注欣旺達(22.440, 0.49, 2.23%)、鵬輝能源(70.970, 3.58, 5.31%)、國軒高科(29.570, 0.65, 2.25%)、蔚藍鋰芯(14.740, 0.30, 2.08%);第二條為緊缺、盈利穩定的龍頭:隔膜(恩捷股份(136.200, 4.07, 3.08%)、星源材質(21.670, 0.80, 3.83%))、結構件(科達利(118.740, 1.14, 0.97%))、添加劑(天奈科技(76.730, 0.93, 1.23%)) 、前驅體(中偉股份(67.740, 0.67, 1.00%)、華友鈷業(57.630, 0.33, 0.58%)) ;第三條為盈利下行但市場已充分預期的龍頭:電解液(天賜材料(48.560, 1.52, 3.23%)、新宙邦(43.200, 1.50, 3.60%))、三元(容百科技(67.820, 0.95, 1.42%)、當升科技(56.800, 1.55, 2.81%)、振華新材(45.300, 0.75, 1.68%),關注長遠鋰科(15.080, 0.19, 1.28%))、鐵鋰(德方納米(238.900, 7.83, 3.39%),關注龍蟠科技(23.300, 0.42, 1.84%),富臨精工(14.850, 0.45, 3.12%))、負極(璞泰來(55.750, 1.38, 2.54%)、杉杉股份(17.370, 0.23, 1.34%),關注貝特瑞(42.800, 0.00, 0.00%)、中科電氣(20.680, 0.26, 1.27%))、勃姆石(關注壹石通(37.890, 0.73, 1.96%)) 、 鋁箔(關注鼎盛新材);第四為價格高位估值低的鋰(關注贛鋒鋰業(72.750, 0.69, 0.96%)、天齊鋰業(80.800, 0.56, 0.70%)等)、銅箔(嘉元科技(45.150, 0.90, 2.03%)、諾德股份(8.170, 0.05, 0.62%))。
中信建投(23.890, -0.08, -0.33%):市場重回升勢尚需等待新催化
中信建投研報認為,下一步市場重回升勢,需要等待新的催化。短期來看,疫情影響下基本面拐點尚不明確,尤其人們對疫情的認知理解目前也并不穩定,總體看影響大于此前市場預期,疫情對市場短期影響依然存在,除了率先恢復城市的修復力度,后續全國疫情高峰依然也值得關注。市場資金面整體偏弱,新基金發行不振和融資買入回落是主要原因,而近期信用債市場劇烈波動引發理財/固收+產品破凈和贖回風險,也對A股資金面及預期帶來一定影響。未來新的催化可能是具體的穩增長政策落地預期或者基本面改善進度開始好于市場預期。
中信證券(19.770, -0.02, -0.10%):預計1月份迎來明年最佳配置時點
中信證券認為,當前是接近市場底部的最后觀察期,疫情擾動帶來經濟增速預期下修,存量資金年末加速調倉趨向均衡配置,成交低迷程度接近9月末水平,預計情緒影響在1月份逐步明朗,預計市場將迎來業績驅動的全面修復行情下半場的起點。首先,全國疫情快速流行帶來短暫的階段性生產和消費疲軟,低位行業和主題交易降溫,北上資金流入節奏趨緩。其次,過往防疫政策下制造業相對消費有優勢,而未來消費領域積極變化明顯增多,當前公募持倉仍整體偏向制造業,因此年末持續調倉轉向均衡配置。再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極具長期吸引力,中小市值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交投清淡、接近9月末水平,成交僅聚集在少數高熱度主題。最后,預計1月份主要城市疫情達峰后市場底部將確認,迎來明年最佳配置時點,當前繼續圍繞醫藥醫療、地產鏈和疫后復蘇三條內需主線均衡配置。
國海證券(3.320, -0.01, -0.30%):A股市場有望演繹結構牛市,關注兩條主線
國海證券發布2023年度策略報告稱,2023年宏觀最根本的問題是解決有效需求不足,行業配置方面有兩條主線,主線一:制造強國。關注傳統制造業成本下行帶來的毛利率改善,以及主動補庫和產能釋放帶來的盈利復蘇,看好工業母機、專用設備、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屬等賽道。主線二:安全資產。關注政策支持國產化率持續提升的計算機、電子和軍工等細分領域高景氣延續。
【行業風口】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業發展。
利好板塊:農業種植
相關概念股:萬辰生物(12.220, 0.36, 3.04%)、農發種業(10.160, 0.42, 4.31%)、神農科技(4.060, 0.04, 1.00%)
乘聯會崔東樹:中國汽車出口市場近兩年表現超強增長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12月25日發文表示,自2021年以來,隨著世界新冠疫情的爆發,中國汽車產業的韌性較強的優勢充分體現,中國汽車出口市場近兩年表現超強增長。2021年的出口市場銷量219萬臺,同比增長102%。2022年1-11月的出口市場銷量300萬臺,同司比增長51%。11月中國汽車出口37.5萬臺,同比增長69%,表現超強,相對于國內汽車銷量11月平淡,出口市場的表現仍是較強的。近兩年的國際疫情下的中國出口增長較大。
利好板塊:汽車
相關概念股:上汽集團(14.710, 0.04, 0.27%)、廣汽集團(11.340, 0.04, 0.35%)、比亞迪
繁忙的首都機場回來了 近期國內客運航班量達去年同期近8成
記者在首都機場觀察到,隨著各地復工復產,首都機場的人氣升溫,客流增長。據官方數據,今日(12月25日),北京首都、大興兩機場航班量和上周基本持平。今日首都機場計劃進出港航班447架次,運送旅客3.86萬人次。大興機場計劃進出港航班306架次。從全國民航數據來看,12月7日-12月20日國內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8.9萬班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近八成水平。
利好板塊:航空機場
相關概念股:中國國航(11.590, 0.35, 3.11%)、白云機場(16.050, 0.45, 2.88%)、南方航空(7.910, 0.25, 3.26%)
電影《阿凡達:水之道》總票房破7億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阿凡達:水之道》上映10天,總票房破7億。
利好板塊:影視
相關概念股:中國電影(13.660, 0.40, 3.02%)、捷成股份(4.430, 0.03, 0.68%)、光線傳媒